关于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议案、关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议案、关于建议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的前期立法调研的议案;以及关于减少农产品在商业销售企业抵扣税手续的建议和关于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在收费性道路通行免费的建议。
赵洪福听完杨志远的发言,发觉杨志远对政府报告中事涉农业的问题虽然提出了诸多的意见和看法,但态度诚恳,措辞并不激烈,只提看法和建议,属可以接受的范畴。赵洪福甚至觉得如果政府的报告某些部分如果按杨志远所提的建议加以完善,直言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体现执政党的博大心襟,并不为之。赵洪福发现这个杨志远不随大流,勇于执言。代表团有这样具有个性的人大代表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他们对促进党和政府认知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很有益处。有不同之见,肯定比众口一词要好,因为自古以来,即便是圣人,也不能是完人,何况是一个政党,国家这么大,党员这么多,难免不出现瑕疵。有代表勇于指出政府部门的缺点,肯定要比浑然不知要好得多。
赵洪福至此明白了为什么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主任也会到会聆听,因为杨志远发言除了与农业部有关,也与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有关。但赵洪福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按说杨志远的议案提交到人大议案组,议案组会将杨志远的议案转交给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会对杨志远议案中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回复,这中间会有些程序要走,自然也就不可能这么快,主任今天随同部长一同前来,肯定还会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这个原因会是什么呢?
个中缘由其实与院长有关。
尽管本次人大会后院长的任期就将届满,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经隐退,院长就决定不再对今后的政局指手划脚,发表任何政见。但既然在位一天,就得尽心尽力地工作一天,鞠躬尽瘁到止。院长任期将满,可他心里放不下的,始终还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些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农村发展滞后,积攒的时间一长,解决起来难度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这三个问题才会成为全党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院长会前跟人大、政协的领导商量,看能否让议案组在两会期间,将两会代表涉及农业问题的好的议案抄送一份供自己学习。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人大、政协的领导立马就交代下去,让两会的议案组照院长的要求办。两会代表报到后,议案陆陆续续地提交到议案组,事涉农业问题的议案有不少,议案组按要求滤了一遍,抄送了几份有针对性有建议性的议案给了院办。其中就有一份为杨志远提交的议案。
院长这天出席完开幕式,回到办公室,于庆喜就将两会抄送的议案呈了上来。院长认真审读,一脸的专注,不时陷入深思。
杨志远的议案是第三份,院长一看此议案,有根有据,有事例,有提问,有方案,有建议,看问题透彻,一看就知道撰写者对当今的农村工作很熟悉,而且经济工作很有一套,对农村经济工作有想法。
此议案着重指出,农业问题,归根究底是农业信息化、产业化和科技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必不可少的一着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应该起到关键作用,而不是听之任之,任由农民自己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注定其必定难有大的作为,政府有必要在‘供’这一方面有所作为,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该议案还附有若干分类议案,很有见解,很是不错。
院长点头赞许,这才回过头去看议案提交人的名字,一看是杨志远,院长微微一笑,原来是自己的门生,小杨同学,难怪对农村经济工作如此有见解,这小杨同学作为自己的学生,名校毕业,一直沉在农村,自是对农村问题熟识于心,一针见血。还真是没想到,这小杨同学一不留心,都全国人大代表了,看来他真的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了。院长心想,农村问题,其实何尝不是一个人才问题,农村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因为农村走出来的人才一旦走进了城市,就不乐意回到农村去,其实让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未必就一无是处,那个杨家坳不就是因为杨志远回到了农村,才会让自己看到了一个初具雏形的小康之村么。
院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