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四个周四,是美国的感恩节。
有点类似中国的端午节,原本是“五月花”船在美洲东岸登陆的先驱们为了感谢当地印第安人的无私帮助而创立的节日,现在已经演化成了美国人民家家户户团圆感恩的重要日子。不光前一天阖家团聚,吃一顿火鸡大餐,第二天还会起个大早,在“黑色星期五”抢购一波商家的大促。虽然不一定赶得上双十一的全民狂欢,但要的就是那浓浓的节日气氛!
而在梅瑞蒂斯的帮助下,初来乍到的于小春和杨一鸣也搞出了一顿火鸡午宴,邀请了一帮好友熟人,共度佳节。
1/
面积尚可的这间客人房里,日光猛烈,香气四溢。
长条形的餐桌,铺着红白格图案的桌布,摆上了各色菜式。
最夺人眼球的当然还要属感恩节必备的火鸡。这只重达7公斤的巨禽,在于小春考过美国驾照那天就被买来,花了一天时间在低温冷藏下化冻,又花了一天时间腌制入味,再经过一早上三小时的烤箱烤制,才隆重登场。
拿戏谑的中国网络流行语来说,梅瑞蒂斯还真是做的一只好鸡!
于小春之前也来过美国留学,由于火鸡体型巨大,一般在感恩节的象征意义远胜过食用价值,所以于小春也有幸尝过不少美国朋友打包带给他的火鸡肉,算是对他这一位异乡客的慰藉。只可惜他尝过的火鸡,也许是因为体积过大,腌制又太过仓促,往往似水煮的鸡胸肉一般,吃起来味同嚼蜡,只能让他愈发思念祖国花样百出的叫花鸡,三黄鸡,童子鸡!
但梅瑞蒂斯烤制出炉的这只火鸡,光从面相上就与众不同。表皮金黄酥嫩,不仅无半点焦黑枯干之处,甚至还微微渗出油水,显然底下的肉质烤得恰到好处,手撕即烂,柔软多汁!
心灵手巧的梅瑞蒂斯不光做了烤火鸡,还用腌制火鸡的汤汁佐上黄油,烤了一盘蔬菜,外加土豆泥和苹果汽酒,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摆的都是她的成果。
剩下的菜里,虽然是宴请的主人,平时却极少下厨的于小春和杨一鸣,只贡献了一份扬州炒饭,但大抵是沾了中华美食的天然光环,大家对炒饭的关注也丝毫不亚于大火鸡。
妮娜做了几份东南亚风味的餐前小点,油炸春卷,龙虾汤面,香茅烤肉,精致诱人。
同是墨西哥人的佩妮洛普和何塞一家人也收到邀请,欣然赴约。难缠的女管家佩妮洛普做了牛油果虾仁沙拉,而何塞女儿的妈妈玛瑞亚则端来了自己烘焙的焦糖布丁蛋糕,一冷一热,一前一后,相得益彰。
还有其他宾客带来的全麦切片面包,奶酪拼盘,意大利萨拉米香肠,西班牙火腿,只需简单处理,就可装盘端上桌。真是各国味道齐备,丰盛异常!
入席,开餐!
2/
“一鸣,你来切火**。”落席的宾客们提议。
杨一鸣推脱不过,站起来拿刀比划了一番,却好像对这只足有篮球大小的火鸡怎么也下不去手,有些为难地对身边的于小春说,“要不还是你来吧。”
“不如你俩一起来吧。”起哄的人是何塞-罗德里格斯,“像人家新婚夫妇那样,共执一把刀,手心握手背,一起切下去。”
宾客一阵大笑。开餐前,何塞已经拿餐桌上鲜艳的红白色桌布开了半天玩笑了,“两位男主人,你们选的这块餐布有点gay气啊!”
采购的时候力荐这块“节日气氛”餐布的人明明是何塞你自己!
委屈的于小春望向梅瑞蒂斯,询问说,“火鸡是你烤的,要不然还是大厨你自己来切吧。”
“让我当女主人啊…我还没准备好呢。”梅瑞蒂斯坐在整张餐桌的最前端,在杨一鸣对面,从座位安排上来说确实是“代”女主人的身份。她假装生气地瞪了于小春一眼,却又马上露出笑容,落落大方地回过头,仰望持刀不知所措的“男主人”杨一鸣。
有点像万圣节派对上两人对视的那一幕。
“快点切吧,你俩肉麻死了。”坐在于小春对面的妮娜也假装抱怨。
“对啊对啊,我要饿死了。”像个孩子样附和的是餐桌另一端的杨一鸣的中国队友周琦。这个高个子的大男孩还在养伤,他在休斯顿熟人不多,今天就也被一起邀请来过节。英文虽然不是很地道,但简单稚气的用词,还是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来了来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