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创业这方面的东西,当时就谈到了“融资”“资本”“资金”,我说我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这些带“资”的字眼,这就让人联想到了资本主义经济那一套。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贸易往来中发展起来的,几百年前的东西了现在也还在做,换着花样在做,我就觉得挺累的。我认为,在这个以劳动力和服务型产业为主的时代,我们应该把金钱定义为“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或者“劳动力的剩余能量”,而这个价值和能量的流动就是当今社会的经济,经济的增长代表的是劳动力增长,经济发展模式代表的是劳动力发展的模式。
用这一套理念去发展经济,这才叫实干兴邦嘛,才有正能量嘛。
当然这个是个人之见,没什么依据,不过这个理念是《金钱来源》整本书的核心价值观。
言归正传,加不加班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有什么联系呢?
这里面涉及到三个要点——匹配业务增量或转型的人事组织架构、在职者能力和领导者才能,这三个东西到了我这里,我一般称之为“组织架构”“组织运营”和“组织效能”。我说我在企业管理方面最大的学术沉淀就来自于我对“组织架构”“组织运营”“组织效能”这三个课题的深挖,这三个东西也是我快速做企业诊断、制定企业规划的学术逻辑。
无论去到哪,我都把这仨带到哪。
而在这仨样里面,对一个企业发展与生存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组织架构。
一个企业即便领导能力差一点,岗位上的人能力差一点,这些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专业培训去成长,但如果组织架构出了问题,企业距离死亡就不远了。
良好的组织架构普遍存在以下5点共性:
1、每个岗位设计都能对另一个岗位叠加能量,在内部实现能量流通的闭环,就像血管里血液流通,能给全身带去氧气、养料;
2、不依赖某个人极具个性化的能力,而是依赖岗位自身职能在做事情,无论离开了谁团队都运营得下去;
3、每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就像一支笔,笔尖是出墨的地方,是挣钱的地方,整一个团队都是在为笔尖做服务;
4、一定要能挣到钱,即便是行政、财务的组织架构也一定要有挣钱的接口,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通过自己努力挣得到钱才会有安全感;
5、自我诊断、自我修复。
创业型企业往往不缺产品、不缺创意,但就败在了组织架构上,要么“供氧”不足、要么笔尖不出墨,这些最初就能根据业务定下来,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到十年。
组织架构是企业的命脉所在,你可以私企定制,也可以去模仿别人成熟的组织架构,这些都没问题,但如果没这个东西,可能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钱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就崩盘了。
当组织架构定下来以后,围绕这个架构去定岗定职定责,围绕这个架构去做培育,这个企业将来就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2017年12月24日
郑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