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天气通报。”赫斯曼的新任副官,阿尔伯特.施内茨少校推开了赫斯曼在总参办公室的房门,里面除了赫斯曼之外还有两个访客。施内茨少校认识其中一个是曾经担任工业促进委员会主席的卡尔.冯.豪斯霍费尔。另外一人穿着便服,40岁左右,长方形的脑袋,额头很高,看见施内茨的时候朝他笑着点了点头。
赫斯曼接过最新的天气通报看了看——潜伏丹麦海峡和挪威海的两艘潜水艇都报告:海面风浪很大,有5级以上海况,而且有浓雾影响视线。
这不是个适合航行和战斗的天气,如果能够保持到晚上,那么“塞德利兹”号就能有惊无险的突破丹麦海峡了。伯姆海军上将指挥的舰队,将会在海峡东面出口和它汇合,然后和从苏联的摩尔曼斯克赶来的“不莱梅”号邮轮会合(这艘快速邮轮世界大战爆发时在美国,后被美国扣留并且交给了一艘英国巡洋舰,但是被其凭借高航速逃脱,9月6日抵达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再一起返回德国。
看过了天气通报,赫斯曼笑着冲施内茨挥挥手,让他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今天他在办公室里见的可是关系到德国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人物,铀工程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沃纳.海森堡博士。而赫斯曼的老朋友豪斯霍费尔现在也被陆军召回,挂上了中将军衔,担任铀工程委员会的主席——他是德国原子弹和核反应堆工程的行政负责人。
“海森堡博士,你们认为制造铀炸弹是有难度的,应该先研究铀发电项目是吗?”赫斯曼微笑着问眼前的科学家。
“没错,哈恩教授,迈特纳教授和费米教授都这么认为。”海森堡耸耸肩说,“因为铀虽然能够产生一种名为核裂变的反应,理论上可以用来制造炸弹。但是产生这种反应的条件很难达到,我是说大规模的核裂变反应。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和数学演算,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让引发铀的核裂变反应,那就需要将数量巨大……可能是上百吨金属铀堆放在一起,那得多大的一个炸弹啊?”
“没有别的办法了?”赫斯曼面无表情地问。
“暂时没有发现,”海森堡摇摇头,“毕竟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目前我们正打算构建一座试验反应炉进行‘可控核裂变’研究,如果成功我们就能建造核裂变发电站了。”
很显然,铀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铀235才是引起重核裂变的同位素。因此制造核炸弹也就无从下手了,不过赫斯曼也是非常支持利用重水反应堆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
他控制的经济促进公司从1935年开始,就是挪威维莫克水电站所属的化工厂生产的重水的唯一买家。每年都会以科学研究为名,从那里购买几吨纯度不等的重水。
重水其实不是维莫克化工厂的主要产品,而是电解水后产生的副产品(维莫克化工厂的主业是利用廉价的电力制造氢和氧)。其中大部分都没有达到核反应堆所需要的纯度,是需要进一步加工的——用电解法或精馏法(烧开),不过两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最理想的办法还是在水电资源丰富的挪威进行生产。
所以挪威维莫克水电站及其附属的化工厂也是必须要加以控制和保护的!
“博士,”赫斯曼用平和的语气说,“德国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而利用核裂变发电可以节省大量的煤和石油,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核裂变产生的电力驱动战列舰和潜水艇,这将会让我们的海军在未来拥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和平还是军事,这都很有意义,所以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我想,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家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参加和平利用核裂变的研究。”
赫斯曼现在想要得到的是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的学者——在20年代、30年代的物理学界存在一个哥本哈根学派,而哥本哈根大学则是这个时代物理学的圣殿,培养出了很多量子物理学领域大师级学者。而海森堡本人,也曾经在哥本哈根大学和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1922年炸药奖,同时他也是提出铀-235引起核裂变假设的科学家,同时还提出了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一起从事研究。
“哥本哈根大学?您是说玻尔教授吧?”海森堡笑着说,“其实我早就想请玻尔教授加入铀工程委员会了,只是我不能告诉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