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沉吟片刻,问道:“世子,这曲《十面埋伏》有什么讲究吗?”
刘宣回答道:“《十面埋伏》的出处,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当时高皇帝刘邦率领汉军,在垓下伏击项羽,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整首十面埋伏,便是依据当时的战况来的。”
“妙!妙哉!”
蔡邕听了刘宣的解释,再回想刚才的曲子,连连称赞。
孔融盯着刘宣,更是觉得看不透刘宣。
刘宣一鸣惊人后,展露出的能力,可谓是惊才绝艳。刘宣智斗康王妃、斗垮李傕和杨奉,才智卓绝;刘宣自幼没有名师指教,却才思敏捷,五步成诗;刘宣战管亥、败徐晃,武艺也是精湛绝伦。如今刘宣还能抚琴奏曲,这份才华,简直是太出众了。
孔融心中,也是佩服不已,更相信了许劭的评价。
蔡琰眼中神采飞扬,异彩连连,她也被刘宣的一曲《十面埋伏》折服了。
蔡琰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世子刚才弹奏的《十面埋伏》,昭姬是第一次听闻。不知道这首曲子,是否是世子所做?”
刘宣道:“正是如此。”
穿越不剽窃,不如不穿越。
反正都已经拿来用了,刘宣毫不犹豫的占为己有。
蔡琰双手合拢,正色道:“世子大才,昭姬佩服。”她看向刘宣的眼神,尽是钦佩。任何一首名曲,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出来的,刘宣的《十面埋伏》,可堪传世。
刘宣道:“昭姬姑娘过奖了。”
蔡邕也夸赞不已,厅中的气氛,扭转了过来。
“为这一曲《十面埋伏》,我敬世子。”蔡邕端起酒杯,向刘宣敬酒。
刘宣连忙道:“多谢蔡先生。”
蔡邕以一首琴曲作为切入点,然后话锋一转,大谈朝廷的政务。孔融心系政务的,也开口附合。刘宣时不时的说几句,厅中的气氛,颇为欢欣。
吃罢晚饭,天已经暗了下来。
孔融提出告辞,蔡邕和蔡琰亲自送孔融和刘宣出门。到了门口,蔡邕拱手道:“孔相、世子,若有闲暇时,随时来府上做客。”
“一定。”
孔融和刘宣点头,面带笑容的回答。
蔡琰道:“世子琴艺出众,昭姬佩服。奈何天色已晚,昭姬无法向世子讨教。如果世子有闲暇,还请来府上多多指教。”
“一定!”
刘宣拱手回礼,和孔融一道离开。
跟随刘宣一起离开的,还有易曲以及其余的七个游侠儿。这些人已经归顺了刘宣,便跟着刘宣一起,不再四处流浪。
马车中,孔融和刘宣相对而坐。
孔融问道:“世子今天纵容卫宁离开,那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对于卫宁,世子是怎么打算的?”
刘宣脸上露出犹豫神色,缓缓道:“蔡先生让我手下留情,如果我出手对付卫宁,恐怕蔡先生那里不好交代。”
“妇人之仁。”
孔融面色一黑,很郑重的呵斥了一声。
刘宣脸上挂着不解,问道:“孔相何出此言?”
孔融面容严肃,正色道:“世子和蔡邕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用卫宁来做人情。公事归公事,私交归私交,一个卫宁而已,不必顾忌蔡邕。”
“世子不是文人,文人重诺言。”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