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孤去徐家祝寿之后,金陵城中的大户人家无不以与徐家相交为荣,有这回事吗?”闲走了几步后,杨渥淡淡的向身后范遇问道。
“是,臣的确听说了。”
杨渥点点头,又问道:“那么那些功勋老臣是什么态度?”
“这个……”范遇犹豫了一下,这才答道:“大王,据臣所知,那些功勋老臣对于徐家的态度倒是比较中立,没有刻意与其来往,但也没有与之交恶。”
“保持中立?这也正常。”杨渥笑道:“对了,上次让你去调查的那件事可有眉目了?”
“启禀大王,那件事据臣的调查,应该与徐家有关;据说在三王子出生前,就有徐家的心腹下人去了一趟栖霞寺。”范遇道。
杨渥了然,随即又问道:“那么那些说在王宫上方看到了神光的人呢?这又是谁最先传出来的?”
“这个倒是难以查明。”
“嗯,知道了。此事到此为止,你也不要再过问了。”杨渥点了点头,对范遇嘱咐道。
自从徐氏诞下一王子后,他便意识到徐家必然会大造声势,好为将来争夺太子之位做准备。
因为他对徐氏太了解了,这不是一个安分的女人。
不过他还是没有想到,徐氏居然这么快就出手了,在杨煜刚出生的时候,居然就有人声称看到了神光汇聚在产房之中。
这种异像,自古就只有那些成就帝王之业的人才有;刚一流传出来,便让三王子杨煜的声名大振。
尤其是栖霞寺的主持居然会站出来为刚出生的杨煜批命,说其命格贵不可言,这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从小就开始造声势,为将来继位做准备。
可惜这一招或许用来迷惑史夫人很有用,而且真的起到了极大的效果,如今史夫人对杨煜极为喜爱,这就是栖霞寺那位德高望重的主持批命后带来的影响。
不过这种手段又如何瞒得过杨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杨渥就派人去调查,虽然没有什么实际证据,但只要能证实徐家与栖霞寺有来往就行,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
当然,即便是确定了这一切与徐家有关系,但杨渥也没有任何表示,更没有就此厌弃了徐家。
毕竟一来他没有实际证据,不可能就凭借自己的推测来处置徐家;二来就算有证据又如何?杨煜再怎么说都是自己亲儿子,总不能说就因为徐家打算争夺皇储位置,所以就现在把自己儿子给废了吧?
且不说那样的话,史夫人等人必然会大怒,便是杨渥自己心中也过不去。
此外,杨渥自己能够成功继承杨行密的位置,这固然是因为他作为长子,其他弟弟又年幼,使得他没有竞争对手的缘故,但同样是因为他那时候已经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力。
而现在的太子,虽然年纪还小,但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突出的地方;若是没有改观的话,将来只怕未必能安然继承吴国。
这样一来,杨渥还不如提前培养一个备胎,一来可以用来磨砺太子,二来也能在将来作为一个备选,万一太子实在不堪早就,自己也不至于无人可传。
当然,就目前来说,杨渥还是没有换掉太子的打算;而且他对于徐氏的手段也颇为不喜。
这才刚生下一个王子就打算和王后周梦洁打对台,那么将来若是杨煜再有什么突出的表现,那徐氏还不得上天去?
唯一让杨渥安心点的,就是徐氏的兄长徐善。
虽然徐氏很能折腾,让杨渥心生不喜,但徐善却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此人在提举苏州市舶司期间,不仅将市舶司的大小事务处理得妥妥帖帖,使得海关的收入连年增长,更为难得的是,此人还为人清廉正直,不贪不腐。
作为市舶司的头号大佬,在与那些大商人来往的过程中,若是他真的有贪腐之心,只要他随便伸伸手,只怕徐家都能成为金陵城中的大富人家。
不过按照杨渥派人调查的结果,此人倒是洁身自好,以节俭持家。
若非如此,即便他是徐氏的兄长,即便徐氏刚刚生下了一个王子,杨渥也不可能将他提拔为户部侍郎。
“徐氏?嘿,且看着吧!”杨渥不以为意,返回书房继续看文书去。
不久,杨渥下令以前榜眼、徐温养子徐知诰为新任苏州市舶司提举,以接替徐善之位。
时光荏苒,秋去春来,转眼半年多时间过去,如今已经是武义六年(913年)初。
正月十二,北方梁国,朱友珪亲自前往太庙祭祀;二十三日,朱友珪祭天,并且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凤历。
经过这大半年的统治,洛阳城中的局势大致上平稳下来,虽然朝中大臣依旧不怎么依附,但各地叛乱的局面已经得到了遏制。
南方蔡州之乱,吴军趁机出兵攻梁,梁军虽然受到小挫,但最终击退吴军,并一举夺回之前就不服梁国朝廷的蔡州,使梁国威势有所恢复。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李存勖亲自领兵救援河中的冀王朱友谦,并且大败梁军。
不过梁军毕竟势大,最终朱友谦难以坚持,在晋军的掩护下退出河中。
此外,朱友珪又动用各种手段打击地方上那些不服他的势力,并且安插自己人;比如之前的徐州节度使就因为与吴军交战时“作战不力”而被免职,换上了朱友珪的亲信王殷。
王殷此人原名蒋殷,早年丧父,随母亲至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家,王重盈见他可怜,便将其收为义子,并且改名为王殷。
而王重盈的弟弟王重荣当年对朱温有大恩;后来朱温在崛起,为了报恩而将王殷提拔为宣徽院副使。
在此之后,王殷又在朱温篡位称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最终被提拔为宣徽使。
这一次朱友珪登位后,王殷更是因为与朱友珪交好而被授予徐州节度使一职务。
成功稳定了朝中大局,又在地方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后,朱友珪渐渐志得意满,开始行事恣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