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杨修独自回家去,刘辛言则留宿在段煨军中。
段煨军驻扎华阴已经三年多,当然有固定的住宿房舍。
刘辛言住在简易修葺的几个联排院落中一处,与他同院住的是贾诩。
原本当然是要给“弘农王”安排独院的,但刘辛言不同意,他提议要与文和公秉烛夜谈。这种要求,当然不会被拒绝。
两人既是私聊,贾诩便询问他从何处来。
刘辛言明白他还是认定“刘辩”的身份,这是问所谓“尸遁”去了哪里,于是含含糊糊地回答“从五行山来”。
贾诩闻听颇有兴趣,便问道:“五行山?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正是。”
“山属土,怎会有五行汇聚之山?不知此山在何处,如何得名?”
刘辛言顿时愣了,他从没有这么想过。五行是古人对宇宙万物划分的五种基本性质,最早书见《尚书》,但形成理论却是在道家,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势和转化关系。
所以,五行的概念是在万物大环境下的。某一种事物,可认为其具备某性质,又或可商榷其还有某性质,但不可能同时具备五种性质。
若一定说什么同时具备五行,那就是人本身。古人的观念里,人体可算是小宇宙,自有其五行运转。
“此山在陇西,天水以西,诸羌以北。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位天仙被镇压,此五行山乃天降,专为镇压之用。”
贾诩兴致更浓,拈着长须,笑道:“这就说通了!天仙乃是至人。人有五行,天仙亦然。如非五行之山,如何能镇压五行之人?此天仙与山势相合,便融于五行山中,自然不得解脱。”
刘辛言喃喃道:“是啊,他已经是五行山的一部分。”
“凡人自当如此,天仙竟然也不得醒悟?他何时自悟,何时便可解脱!”
刘辛言急忙向贾诩施礼道谢。
贾诩避而不受,笑而不言,他已经猜到那个天仙与刘辛言有关系。
刘辛言则完全明白了,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取下法帖,孙悟空便能破山而出。因为那法帖根本就是个幌子,那贴上是六字真言大明咒,那咒语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意义,那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象征一切慈悲与加持。
那么贴在五行山上,则加持五行山与猴子融合一体,更加不得解脱。如果孙悟空有更广大的智慧,能看破这些,不去受法帖的干扰,他自己也可以破山而出。否则,便只能等别人揭贴救他脱困。
两人聊到此处,虽然兴致颇好,却已无意再深入下去,他们彼此默契地没有提及段煨拒绝出兵之事。
刘辛言惦记着子时做功课,于是先行告辞歇息了。
子时三刻,他的吐纳修行结束,倒在榻上,久久不得入眠。
段煨拒绝出兵,其实正是坚持他自己的定位,坚守华阴。
段煨确实对朝廷忠诚,但也只是相对于其他西凉将领,他不是愚忠之辈,也与公卿名士们也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