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秦始皇的时代里,博士作为朝廷问策官掌管着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作为一种职位,除授予学官外。还授予一些有特殊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
诸如魏晋以后的医学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律博士等,要求担任这个职务的人“掌通古今”,有渊博的知识,以便充当皇帝的顾问、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的工作。
但归根结底,这种“博士”只是一些闲散的官职,在任何一个朝代里都是可有可无的职务。
大宋朝原本也有这些杂职、充当问策的博士官职的存在。可是伴随着徽钦二帝被掳走。绝大多数的前朝博士们要么被金狗杀死、要么早就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于是乎刘行确定设立博士的学位的同时,也要取消博士这种官位。将日后的问策统一交给了国子监、理藩院、司天监。
原本的博士是闲散官职,学位的博士刘行又要赋予什么样全新的定位呢?
刘行的定位是:考取博士之人。拿到学位之日起便按照从七品候补官从吏部按月领取俸禄,为期三年。科举时直入殿试,不再参加乡试、会试。
着等于是说,只要拿到了博士学位就等于直接过了两道科举考试的关,等同一个会元一可以直接参加殿试去考进士了……
考学位的人可以直接考出候补官来,如果一个学子从进入京华大学堂后,十年间都在京华大学堂中攻读学位并最终考到了博士学位。那么他也将作为十年候补官,被朝廷供养上整整十年。
这种供养体系,决定了日后只要是京华大学堂毕业的学生,都将成为朝廷一直候补官俸禄供养的人。
如此一来也就决定只要不是一个白眼狼,京华学子出校门时早已变成对刘行做主这个新朝廷绝对死忠之辈了……
听完刘行这样一番新的讲解,又是张所率先提出了一个疑问:若是如此唯学位不举、唯学位不用,那科举考试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听到他这样的疑问,刘行淡然一笑,说出了一句完全可以被称为至理名言的话来:学历不是唯一,不能只让有学历的人来入朝为官、更不能只让有学历的人生存。
许多人未必能考入大学堂,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没有本事。许多人不进入大学堂,不代表他们就不可以做官、做好官、做清官。
许多拿不到学士、上学士和博士学位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能做出一番经天纬地、于朝廷和社稷发展有利的大事情来。
是要唯学士不举,但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被学历堵死了成千上万有才华只是没有学历人的出路。
学历是重要,但不能作为唯一。学历只是敲门砖,却不能做为唯一衡量的标准。
所以科举还要考,给那些没进入大学的人去考,给那些人机会展示自我的才华、给他们为社稷一个机会才是能够让这个国家、这个朝廷可持续长足发展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