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黑人向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纳纳领着我们到了入住的酒店,告诉我们首要问题是要休息,以适应时差。

    阿克拉位于海边,是海洋性气候,我们居住的酒店依海而建,清晨可以享受凉爽的海风,傍晚则能倾听惊涛拍岸,迷蒙中我们仿佛置身于海南的三亚。原来心中的非洲印象被这彻底颠覆了。

    次日清晨,在纳纳的向导下,我们驱车前往距离首都140公里的城市海岸角参观奴隶堡。汽车顺着车流向城外驶去。从阿克拉到海岸角的公路算是不错的,都是双道水泥路,可是要开出阿克拉就费时了,由于正在建布什高速,所以塞车很严重。加纳的车况大多都不好,要不外壳受了不同程度的碰撞,要不喷出污染严重的黑气,但这似乎并不影响驾驶者,他们依然开车抢道。路边有很多二手轮胎和废弃的汽车。

    我们乘坐的这里报废车总是亮着检查机械灯,可是司机纳纳还是心安理得地开着,他最关心的是汽油够不够。这便是不同的生活条件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态度。近郊到处都是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物,显示着加纳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给外籍人员经商带来诸多机会。

    道路两旁的二层小楼没有整体规划,零乱地树立在平地、山坡上。有的小楼还没全部竣工,但已有人入住;有的外表看似建成,内部大多没有完工,无法居住。纳纳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房主不能一次性备齐建筑材料,政府只对完全建成的建筑物收取相应税费。如此看来,加纳民众还是深谙合理避税法门的。

    远离了城市后的所见则是大片的农村风光,成片的土地上长满了树木,少有农作物。有商贩或当地农民在路边摆摊销售着仅有的木薯、香蕉、西红柿、菠萝、芒果等农产品。由于物资不足,大多数本地人每天仅吃一餐,尽管如此,黑人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甚至高于国人,难道“可供选择物质与幸福指数”在这里成反比了?

    黑人热情友好出了名的,这次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走在路上,黑人会主动与你打招呼,大人们会说:你好吗、早上好等;孩子们会朝着我们高喊。这里的孩子们眼里的中国是成龙、李连杰和中国功夫。

    沿着海岸线西进,经过三小时行程,我们到了海岸角。顾名思义,这是一座海滨城市,奴隶堡就建立在海边,这是一处白色建筑,与蔚蓝色的大海相映成趣,景色怡然。

    当地导游操着带有浓郁口音的英语,把我们引进一个男牢。从地面下去是一个很抖的斜坡,还是那种原始的黑黑的泥地。过了坡,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等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才看见里面有个极小的透气窗,射入一丝阳光。

    这是个一百五十平米的地窖,黑黑的泥地,坑坑洼洼,角落里有一条沟,听导游介绍后我和阿龙才恍然大悟,这就是黑奴们的厕所。想当年,这里头关押着400至600个黑奴,吃喝拉撒睡都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牢,等着船只来押送他们去新大陆,有时一等就是三四个月,沟里的粪便成河,瘟疫成灾。

    往往船只未到,已有近一半的黑奴死在地牢里!我们在地洞里呆了不足二十分钟,已经大汗淋漓,大气都喘不过来,闷得慌。赶紧“逃”出男地牢,看外面阳光明媚、海风徐徐,才痛感自由的珍贵!

    除了男奴,奴隶商也贩卖很多女黑奴,以便黑奴们在新大陆交配繁殖,保证他们的自然来源。女奴的人数相对少些,女牢则更小更简陋,真的只是个洞了。

    黑奴中如果有反抗的,就进入死牢,一个完全黑暗的洞穴。进入这里的奴隶连食品也得不到,活活地饿死、渴死!几百年过去了,我们站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