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文豪一见如故,倾心相交。
这位记者知道泰戈尔在中国受到了抵制。而林子轩曾经写文章支持泰戈尔,于是他就认为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他以为林子轩是新月社的创始人,而新月社支持泰戈尔。他不知道新月社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群思想各异的人组成的文学圈子。
专访的最后,还有一首林子轩写的诗歌。
这是《时代周刊》的记者采访吴佩浮的时候,吴佩浮亲手写出来送给他的。
吴佩浮不仅是一位军阀,还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中过秀才,算是一位儒将。
他得知这位美国记者在上海采访了林子轩后,亲手写了林子轩的那首《沁园春》作为礼物送给了美国记者。
林子轩在北平写的《沁园春》在中国文化界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却在政界受到了热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无论是北平的吴佩浮,还是天津的段祺睿。亦或者东北的张座霖,还有其他有志于这个天下的枭雄人物。看到这首词都心有所感。
可以说,这首词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谁才能力挽狂澜,一统江山。
《时代周刊》的记者拿到这首诗歌后请懂得汉语的美国人翻译成了英文。
然而,这一翻译完全失去了这首诗歌的气势。
“中国北方的冬天,到处都飘着雪,长城附近,都是冰雪,黄河结冰,山上还是冰,远处的高原上仍然是冰,这些冰雪像是蟒蛇和大象在奔跑一样。天晴的时候,看着太阳照在冰雪上,非常漂亮。”
“这个世界如此美丽,让无数英雄向往。可惜秦朝的皇帝和汉朝的皇帝没有文化,唐朝的皇帝和宋朝的皇帝太差劲,那个被称为英雄的铁木真,只知道射箭。这些人都死去了,真正风光的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由此可见,找一位好翻译真的很重要。
当然,这不能怪那位翻译的美国人,中国的诗词本来就难懂,他也不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翻译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管怎么说,《沁园春》的第一个英译版本就这么出现了。
这一期的《时代周刊》在美国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在华人社区。
这毕竟是美国主流媒体第一次把一位中国人当作主角进行大篇幅的报道。
中国在美国的使馆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发电报回国,说明了林子轩在美国的影响力。
正在伯克利家中修养的张康仁看了《时代周刊》后给林子轩发了电报,想知道那首《沁园春》的原文,他不相信林子轩写的诗词会如此粗俗。
当看到《沁园春》原文的时候,他不由得摇头苦笑,翻译糟蹋了一首好诗词。
因为《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造成的阅读热潮,美国人对林子轩颇有兴趣,他们看了《时代周刊》,然后被美国记者塑造出来的英雄林子轩所打动。
他们认为林子轩是一个孤胆英雄,在那个古老的国度进行着一场悲情的思想战争。
所以说,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人为塑造出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