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动老本儿,现在,后勤部长张全也不那么小抠儿了,他就觉得师长咋那么有本事呢?钱干花不完,进的比出的多。
张全一大方,干脆通过德国的渠道,进口了三百辆汽车,连带着各种零配件,还有够使用三五年的各种油料。
张全的本意是,这么多的汽车,将来后勤部门运输物资,就不用装的少、速度慢的畜力车了,他那里想到,这个意外之举,为以后独立师组建快速反应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还不算,在张全的主持下,利用黄崖洞里面的水资源,在一个大山洞里面,建起了水利发电站,发电量供应整个黄崖洞都绰绰有余,多余的电量,用来改善黄崖洞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使位居深山的黄崖洞,在整个华北地区,率先进入电气时代,可能是张全对东北基地的电灯念念不忘。
在秋生的主持下,把黄崖洞地区的防御工事,又全部加固和强化一遍,正面碉堡的强度,能扛得住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火炮,连续三个小时以上的炮击,把黄崖洞卫护得铁桶一般。
秋生深深领会唐秋离的心思,黄崖洞是独立师的根本所在,全部家当都在这里,容不得半点儿马虎,除此之外,还在这里建立了完整的通讯网络,要是小鬼子进到这里,在一百公里以外,黄崖洞核心地区,就能得到准确的消息。
秋生和张全忙得热火朝天,唐秋离一点儿都不插手,这里面也没有他什么事儿,围困小五台山的部队,全部分散到太行山区的各个地方,以县级地域为单位,广泛建立地方武装,招募新兵,按照唐秋离的构想,在七七事变之前,部队的总兵力要达到十万至十五万人。
地方武装要达到三十万人以上,并且形成递进的组织结构,地方部队,随时能补充主力部队,为此,从独立师抽调大批基层干部,担任地方部队的指挥员。
这一切,唐秋离都交给李洪刚他们做,这些**党员,干这些工作,是行家里手,当然,这些都是以独立师的名义做的,可不敢亮出**的旗号,那是自己找死。
随着唐秋离掌握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大权,而且没有了那些捣蛋的反对派,政令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对于一些地头蛇县长,或者是有家族势力背景的地方势力派,凡是阻挠独立师开展工作的,一经查实,就地免职。
那些罪大恶极的地方官,公审之后,报请唐秋离批准,在当地执行枪决,并且把他们依仗的势力,连根拔起,这些人依靠的地方武装,都是一些流氓、地痞加无赖,再有就是地主子弟组成,比土匪还可恶,好人家子弟,根本进不去。
平时横行乡里,欺压鱼肉百姓,老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部队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如何处理他们是个大难题,这些家伙,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放在地方,为非作歹的性子改不了。
有机会还会祸害百姓,部队又不能拿出大部分精力来管束他们,那就啥工作也别干了,整天看着这些人玩儿,而且这些家伙还不老实,仗着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背地里蠢蠢欲动,总是寻机搞点破坏之类的事情,罪名还不够枪毙的标准。
开赴各地的部队,绝大多数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很是伤脑筋,这帮家伙也构成了地方不安的因素,有此也影响了部队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地方武装的建设。
各地的情况,都汇总到唐秋离这里,李洪刚他们更是大伤脑筋,**讲究的是群众政策,对这些大罪没有,小小祸害不断的家伙们束手无策,总不能因为偷了一只小鸡儿,或是对人家大姑娘臊眉弄眼的就枪毙吧?
这些**党员,也曾经耐心的做过他们的思想工作,嘛用没有反倒是把做工作的人气的好悬吐血,这帮家伙也抓住了部队的软肋,知道抓起来啥事没有,还管几顿饱饭,愈发猖狂,当地的老百姓也颇有怨言,对部队渐渐失去了信心,部队开展工作的难度剧增,甚至陷于停顿状态。
形式不容乐观,唐秋离紧急赶回黄崖洞,把分散到各地开展工作的负责人,全部召回黄崖洞根据地,就现在存在的情况,商量对策。
这次唐秋离回黄崖洞,梅婷也跟着到了这里,独立师的各级指挥官很是感到意外。
(未完待续)
题外话:在本月七号,《重生之征战岁月》终于达到一百万字以上对小锦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据责编和前辈作家们经验之谈,一本书都来一百万字的时候,会有一个瓶颈期,就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些什么?
想到这里,小锦心里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有你们各位书友的不离不弃,小锦才能走到今天,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小锦一定能克服这个瓶颈期,含泪感谢各位书友的长期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