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却是脸色也没变一下,道:“是啊,怎么,不可以么?”
杨荣自然不能说不行,只是他觉得,这点东西拿去赈灾也不够啊。他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陈光却问道:“京城最好的寺庙是哪一座?”
“最好的寺庙?”杨荣一脸茫然,表示完全跟不上晋王殿下跳跃的话题,想了半天才道:“应该是玉峰寺吧。”
陈光站起来,打了个响指,道:“备车马,去玉峰寺。”
杨荣表示直接蒙圈,咱们不是在说赈灾的事情吗?你去玉峰寺是要闹哪样啊?在说了跟你这么多年也没见你有佛教信仰啊?
这算是临时抱佛脚吗?
但是他是没权利提出质疑的,很快,杨荣就坐上了前往玉峰寺的马车。
就跟现在的北京城一样,皇宫相当于一环,到各种王爷府这属于二环,三环是属于类似于宰相这样的重量级大臣的居所,四环才是京城百姓的居所,而最外层自然就是五环了,是最外圈的城墙所在,按照古书里的说法,这五环保卫起来的这一大片地方,就是所谓的“京畿之地。”玉峰寺所处的位置,正是四环和五环之间。其实距离皇宫已经有相当远的距离了。
在建造城池这个问题上,历朝历代似乎都遵循了一个法则,那就是城市中轴线的长度,约等于当时最主流的交通工具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能到达的距离。如果北京不堵车,所有的路都有长安街那么直,那么北京城从南到北的距离,大约就相当于一台保有量最大的小轿车开一个小时那么远。
而在古代,这个距离,就是一辆马车行走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之后,马车到达了玉峰寺,随着马车往外走,他发现街上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就越来越多,想必是涌进城里的难民。当然,更多的难民却还是在城墙外边的空地。
果然不愧是京城最大的寺庙,玉峰寺占地极广,庙宇沿着山坡层层递进,恐怕不下二十座,十分有气势。
陈昂是信佛的,玉峰寺是一座皇家寺庙——不过是前朝修的。
山坡上有很厚的积雪,两名僧侣正在清扫从山脚进寺庙的台阶。
陈光从马车上下来,杨荣早就上前去交谈了,很快,陈光得以经过允许,拾级而上,往寺庙去了。
晋王殿下大驾光临,这前朝的皇家寺庙自然不敢摆谱,早早得到消息的各位高层,已经在大雄宝殿上等待着了。
自从汉代进入中院以来,佛教就因为符合统治者的需求被大多数王朝所推崇,至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今新王朝刚刚建立,乾王朝正忙着建立制度,规划行政,一大堆的琐事,自然没空理会信仰——这种东西大多数时候都是水深火热时候的憧憬以及吃饱喝足后的消遣。
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抛开那些专属的东西不谈,它甚至于跟金銮殿也有得一拼了。等陈光来到大雄宝殿门口的广场,一众僧侣在大雄宝殿外的屋檐下一字排开,迎接他的到来。
一名身材壮硕,手持禅杖,头顶有着六个戒疤的僧侣上前几步,到陈光面前,施了佛礼,道:“恭迎晋王殿下,贫僧法号释然,是玉峰寺的住持。”
陈光笑呵呵地挥了挥手,道:“免礼免礼。”
“请。”
大雄宝殿内,温暖如春,不知道是不是那数千支蜡烛点燃所带来的热量。陈光扫视了一眼,发现这里面布置非常豪华——不,应该说是奢华,黄金随处可见。
其实其他的不说,这大白天的点这么多蜡烛,就是奢侈。
跪坐在蒲团上——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的凳子,除了蒲团之外就是床,像晋王府那个,也是床,不像现代所看到的那些有扶手的靠背椅,名字叫做罗汉床。不过陈光习惯把这些东西叫做椅子,他总觉得干什么都是床,说起来有点怪怪的。
比如说请你到椅子上坐坐,总比请你到床上去坐坐感觉要纯洁多了。
中国古代卧具分为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榻大多无围,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它在当时专指坐具,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种搬运方便,可提供临时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也有用三块整板做成,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沙发。
众人分主次坐了,有僧侣为陈光奉茶,住持再次施礼,随后问道:“不知晋王殿下到访,有何贵干?”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