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音。两个人大喜。如果真的是那样,今后太学馆将是一个孕育大秦英才的地方。他们两个别的不用干。就在太学馆好好的教书育人,到时候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物。
想一想,所有的风云人物。一时豪杰都是太学馆教育出来的,都是他伏完和叔孙通的故旧门生。瞬间世界都变得明亮了。
出了咸阳宫,刚刚升起的太阳照在了老伏完的脸上。仿佛他的皱纹都化开了。
“叔孙博士,你说我这身体,能不能再多活几年?”老伏完突然有些无限向往未来的日子。曾几何时,他一直想用性命保护的那些竹简书籍,就要被印制成纸张的书。
想到墨香合着新纸的味道,老伏完不禁闭上眼睛抽吸了一下鼻子。他早就看着蒙毅手中的那个记载着事物明细的账本眼红。
堂堂太学馆做学问的,竟然连个书写的本子都不如算账的账本,伏完心中不服。
看了看那喷薄而起的太阳,老头儿觉得似乎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个世界开始变得美好起来。叔孙通原本还是打算一边在太学馆修书,一边活动一下朝堂上的事情,到时候也打算走个仕途。
如今他把心收了来。叔孙通本就是绝顶聪明的人物,岂不知道仕途艰险。如果能在太学馆安逸的教书育人,还能教有所成,那才是天下最大的美事儿。
伏完是直接回到太学馆,召集了人手,立刻统计有多少人对耕种方面有经验,能够指导耕种。在老头儿的心中,太学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否则岂不被天下人嗤笑大秦学馆之中尽是无用之人。
“出去了,代表的是学馆,也是天下为学之人的脸面。你们勿要把这三本务农的好好教导,不能堕了我皇家太学馆的名声。”老伏完仔细叮嘱了不知道多少遍,末了还加上了皇家太学馆的冠名。
叔孙通把挑选出来的人员名单整理下来,直接递给了蒙毅所在衙门之后,没有去参加几乎大半大臣都到场的迎接仪式,而是一转身带着几个随从绕过了咸阳宫正门,穿过了一条小巷子,就看到了将作监的大门。
老伏完告诉他,什么事儿都要趁热打铁。皇帝既然准许了去将作监要人,就要立刻行动。就算将来皇帝反悔,也没得办法。
本来叔孙通还说没有圣旨。伏完心急,硬是说自己偌大的年纪,活一天少一天。一定要尽快刻印出活字,把太学馆的书都印制出来。末了竟然说如果皇上怪罪,自己伊利承担之类的话。
叔孙通没办法,直接来到将作监,和这里的官员打了个招呼。
在咸阳城之中,叔孙通和所有官员的关系是最好的。上到朝廷大员,下到看门小吏,他都笑脸相迎。就是将作监的老徐,也是他早就厮混熟悉了的。
如今前来要人,老徐拍着胸脯给挑选了几个好手,还说先用着,到时候皇帝下旨就直接留在太学馆。若皇帝真的松动金口玉牙,反悔了,这几个人就是暂时借给太学馆的,也无伤大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