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光县的发展和扩军,只是太平军全面消化松江郡的一个开始。
在新招募的两千多士兵进行初步训练时,太平军的主力很快有了更进一步的举动。一个联队的士兵牛刀小试,趁白马县没有防备,在清晨时分突然发起攻城。由于提前已经有几十名太平军伪装成商人渗入,白马县在支撑了两波试探性的进攻后就被太平军轻取。
这样一来,整个鱼阳府的西半部分沦陷。
白马县和定光县两个县城连成一片,再跟大青关合到一起,完全成为了太平军的势力范围。有了白马县的通道,太平军再想跟定光县来往时,就无需绕道鱼阳府城了。
在初步稳定了局面后,太平军在白马县也紧接着行动起来,复制了定光县的扩军举动。
想要初步占领松江郡,据陈武的估计,至少需要一万五千人,这还是满足需求的最低数字。想要比较从容的控制整个松江,甚至有多余兵力搞一些小动作,这个数字翻倍也不为过。太平军现在主力才五千人,距离这个数字还差的很多。
考虑到接下来还会有大战,出现不少损失和伤亡,太平军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扩军。
至于说扩军需要的钱粮武装,松江本地能够提供一部分,太平军搜刮的太平郡财富,也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暂时还不用操心。
值得一提的是,陈武在太平军攻进了松江之后,对太平军的构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立了专门的战备署,并将匠造局、辎重营和新兵训练划归了其中。在这之前,封建军队战斗后补充兵力,都是各个军队自己拉人、训练新兵。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兵为将有,而且军官主将顾惜手下兵力、大战时舍不得拼命的情况出现。
但是,新兵训练统一收归战备署,能有效的改变这种情况。
所有新兵接受训练时,都会由太平军和陈武的名义进行。各部出现战损后,也会由战备署统一补充新兵。这样既可以让各部军官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作战上,不用分心训练新兵,也有效解决了他们作战时舍不得手下兵力的隐患。
这个来自现代的征兵、补充制度,是玩家们对《帝国》中军事变革的最大贡献之一。
由于收回了部队私自募兵的权限,这个举措还间接提升了太平军高层对各部的控制力度。没法自己招兵,就只能依赖太平军战备署的补充。若是有谁阴奉阳违,只消调上前线打两场,部队损失惨重,自然没了底气。辅以军饷和粮食辎重的预算控制,陈武几乎不用担心手下可能会失去控制。
制度上的未雨绸缪,永远比其他一切手段更有效!
就在太平军这边的各项进展火热展开之时,帝国内外的形势也在飞快的出现着变化。
三月底,五斗米道的大军完全控制了陇西郡,真正拥有了三郡之地。一部分主力开始抽调,支援右路大军的战斗,剩余的兵力一边就地招募新兵,一边开始对西川蠢蠢欲动。显然,五斗米道在重走穿越前《帝国》中的发展路线。
同一时间,成国公乾太卓也在指挥拼凑出的六万大军,集结到了扶风府的边缘,一边尝试打破僵局,一边动用帝国的资源,准备一次性扩建四个新师团,并命名为鹰扬军。他已经意识到,平定五斗米道的叛乱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了。
仅仅三天之后,也就是四月一号,北方勒拿王朝的水师从先前的一战中恢复过来,再度南下在东海郡外围游曳。
同一天,南方阿曼王国的五万先行部队,抵达了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前哨据点——柯伊城堡。
这个规模只有南峰要塞三分之一大的城堡,是阿曼王国北伐的最重要支点之一。平日里,这里驻扎了约六万大军,跟南峰要塞的天南军团对峙。在柯伊城堡后面十五里的清迈平原上,陆续还有十万大军。现在,随着五万先行部队抵达,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万。
最突出的一部,距离南峰要塞仅仅只有四十公里!
就算是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材,拖慢了行军速度,最多也只要三到四天时间。
帝国的军情局,在红河谷上同样有一定的暗探,自然知道阿曼王国此次的北伐规模空前。这种情况下,乐济明知道大青关失守是个巨大隐患,却根本不敢贸然分兵。只能寄希望于松江郡剩余的官军,能够将太平军压缩在松江郡,不让他们南下。
就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松江郡护军将军高达州的调令,终于传到了乌山府和封城府那边,并且在地方官府跟登州的一番争吵后得到了实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