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武僚佐,都是上前叩贺。
至于魏岳等大将,都是在脸上露出极为羡慕的表情。明清交战,还是头一次阵斩郡王,而阿巴泰是老奴之子,东虏现在年纪最大的近支宗亲,斩得此人,当是对东虏的一次极为重大的打击。
“尚有阿巴泰子贝勒博洛、镇国公岳乐、固山额真淮塔、梅勒章京喇希等人,亦是死于阵中,此时首级并随身铠甲物品旗号等一并归列,即将送至清江。”
朱慈烺只觉得头一阵晕眩,差点儿就要在殿中栽倒下来。饶是他现在已经是经历了太多的大事,但在这样的消息面前,也是差点儿就把持不住。
这样的战果,等于是把建奴的一个旗彻底打废了!
死掉的护军营和前锋营等营的精锐还远不止一个旗!
清朝前期,能出镇各方并且专责领军的亲郡王,一个阿济格,一个多铎,一个豪格,还有一个便是垂垂老矣的阿巴泰。
阿巴泰死后,多铎已经入江南,并且留下镶红旗的老固山额真叶臣留驻江南,杭州是贝勒博洛为大将军镇守,这样自己才班师回朝。
在那时,清军已经尽夺江南和湖广之地,大局稳定,不似开初时那么紧张了。
在最初的时候,人手是严重的不足,不然的话,多尔衮岂能把豪格又放在四川战场上,并且叫豪格领鳌拜等两黄旗的兵马?那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会做出的举措,清初之缺人,只看豪格被一度重用,就可知端倪。
这一次阿巴泰也就算了,博洛这样很稳重的后起之秀也被杀,加上一个几十年后大放异彩的安亲王岳乐,德州一役,确实是赚的太大了。
虽不能说断其一臂,因为现在的多铎和阿济格才是清朝的左右两臂,是真正的实力所在,但这一次的胜利,也算是断其一掌了,少了这一掌,清军的整体战略,也会势必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清江这边,如何把下一步走好,也是至关重要。
“殿下,臣建议立刻向南京报捷!”
陈名夏此时最为高兴,当初的选择果然是没错。以现在全国的态式来看,明朝的起死回生的迹象太过明显了,而清与顺还在纠缠之中,明军的战斗力迅速的恢复,将来就算不能直捣黄龙收复辽阳和沈阳,但把东虏逐出关外,恢复除辽东之外的全部失土还是极有可能的,甚至在太子有生之年内,大明再度富强,天下重新一统,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想太子的年纪,将来的一切,也确实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到此时,他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给南京方面的对手们一个震慑,一个真正的警告。
不要再折腾或白费功夫了,大明真正能领军打仗,克敌致胜,如隋唐之交的李世民一般的人物,就在这清江行营之中!
“是的,需要向南京迅速报捷。”郑元勋也是庄重点头,向着朱慈烺道:“殿下苦心孤诣,终得此大胜,实该好生宣扬一番。另外,臣建议,行营还有十余营兵马,须极早北调,稳固山东情形,甚至是直捣京师亦可。”
“我意是在河南与奴再决战一次,打跨多铎,得河南山东全境,京师就唾手可得了。”
“这是仿我朝太祖旧例,但现在奴失一部,大部主力在陕北与闯逆决战,多铎一部首鼠两端,不知进止,若在此时迅猛直捣京师,多铎便也只能回师,调动之间仓皇失措,便是我王师破敌之良机了。”
郑元勋的话自是引发议论,但朱慈烺却是最先一个冷静下来的。
报功当然是要报功,是要往自己的功勋上再加码。最少,要叫南京的父皇知道,眼下的战事,也是缺他不可,之前的那些心思,不妨真的放下。
做真帝王,也要有真本事才可以。
至于直捣北京,实在太过冒险,他此前的经营,都是想在淮安和清军来一起守御战,用各种堡寨壁垒加淮河等河流天险来抵御却敌,和清军大规模交战决战的心思,是从来没有过。
但他一手练出来的平虏军的能力也是超过了他的想象之外,不论是河南的骑兵战还是德州的阵地战,平虏军都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虽然如此,却还是太过冒险,多铎所部最少有超过两万的真满洲,一两万的蒙古和索伦,加上三顺王,这个实力绝不是几万平虏军现在就能正面对抗的,下一步的战略,绝不会是主动和多铎决战。
平虏军,还要更多的战斗来捶练自己,而平虏军的规模,在现在的财力物力下,也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再过数月,等拥有十万强兵挥师北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决战之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