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意和陈胜把房四宝捧到了咸丰的眼前,但是提起的御笔却迟迟没有落下。虽然注射了吗啡,又服食了大量太医们配置的提神丹药,可咸丰握着笔的手,依旧是哆嗦得不能抑制。小小一根竹管,现在已经重如千斤。咸丰紧皱着眉头,犹豫了许久,终究是把笔掷在了一边。
“师兄,你来代笔吧!”咸丰实在无法按照家法祖制亲笔书写遗诏了,只能让杜翰来代笔。
“这”杜翰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立即答应。
毕竟按照大清的祖宗家法,像皇帝建储这样重大的遗诏,可是必须要由皇帝亲笔书写的。他也知道现在要咸丰亲笔写下来有难度,可是如果由他来代笔,将来万一有人质疑遗诏,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哎臣遵旨!”杜翰的答应声非常的突兀。
肃顺虽然也能想到杜翰的担心,但是他更看到了咸丰两眼的光彩已经越来越暗淡,他们不能在耽搁了,迟则生变。万一咸丰一口气没来,却没有留下清晰明确的旨意,他们的麻烦可大了。与没有遗诏的麻烦起来,代笔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所以见杜翰迟疑,已经不能接受任何浪费时间行为的肃顺,对着杜翰的腰眼一个胳膊肘。
杜翰起身接过朱笔之后,咸丰开始口述他最后的两道极简的诏书,不过区区几十个字而已,咸丰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承旨的杜翰运笔如飞,好像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滞,飞速的记录下了咸丰所说的每一个字。两道遗诏很快便书写完毕,杜翰将写好的遗诏和朱笔同时奉还了刘如意,自己又退回到队伍里,面带悲痛的跪好了。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载淳),著立为皇太子。特谕。”陈胜高声诵读了第一道遗诏,好让咸丰确认。当然这几乎没什么可以确认的,咸丰只有这一个儿子,实在没有更改的可能,总被不能立奕欣做皇太弟。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载淳)现立为皇太子,着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陈胜又念了第二道遗诏,不过这次咸丰、皇后、懿贵妃、果兴阿都十分惊诧。
这第二道遗诏,少了一个人,多了六个字。少的人是果兴阿,这个不是杜翰的笔录有问题,而是咸丰述旨的时候,没有果兴阿。这是个很尴尬的事,屋子里一共十四个人,咸丰是皇帝,皇后和懿贵妃是嫔妃,陈胜和刘如意是太监,其他人都是有诏命的顾命大臣,果兴阿难免有点鸡立鹤群的感觉。不过想想自己的资历以及与朝廷的关系,果兴阿也释然了,咸丰可能对果兴阿托孤,但是绝对不会给果兴阿有搀和央大政的机会。
多出的六个字可刺激了,陈胜一念出这六个字,便和刘如意都低了头。皇后在伤心他的老公,根本没注意到,懿贵妃则脸都白了。咸丰皱起了眉头,果兴阿的眉毛也挑了一下。咸丰口宣末命之际,其实只说到令八大臣“尽心辅弼”一句,而杜翰在“承写”的时候擅自加了“赞襄一切政务”六字 ,多出的六个字便是“赞襄一切政务”。
虽然只是区区的六个字,但是意义却非寻常。遗诏里有了这六个字,便等于在咸丰死后,肃顺等八人便成了大清的皇帝,一切大权都将落入他们的手。六岁的新皇帝,将没有任何权利,仅仅作为朝廷的象征存在。一直到小皇帝亲政,才可能拿回皇权,但那是至少十年之后的事情,其会有多少变化,经历多少波折都是无法估量的。
咸丰迟疑了许久,这六个字等于将顾命大臣的权力无限扩大化,无异于宣布在载淳成年亲政之前,顾命大臣是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其涉及到的厉害关系太多了,而且还可能引发后续更加巨大的问题。咸丰之前,计划分别授予皇后“御赏”印章一枚、皇长子“同道堂”印章一枚,便是作为行使君权最终有效的凭证,其用意便在于裁抑八大臣可能的“不臣之心”帝王心术哪里有可以尽信之人,咸丰再信任肃顺,也无法对八大臣完全的放心。
不过咸丰毕竟在垂死之际了,虽然杜翰写下诏命与他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他也已经无力再做苛责了。而且在咸丰游弋之际,他一生最信任的两个大臣,杜翰和肃顺都发誓的眼神看着他。咸丰立时明白杜翰是有意写成这样的,只有八大臣完全掌握了政权,他们才能对付恭亲王奕欣,他们才有后续压制果兴阿的能力。不然八大臣仅有承旨辅弼之权,必然受朝野牵制,到时候太后与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