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或许由于长公主与新皇政见不同,她的生母杨皇后以前一向对太子照拂有加,太子登基后,杨皇后竟未能得到皇太后尊号。
以上种种因素令长公主大为不满,既然无法分享君权、一展胸中早已拟定的治国理想,从此只好专注于军事。随着金国的日渐强大,脆弱的辽河防线面对如狼似虎、不时前来大肆骚扰掳掠的女真铁骑,渐渐有不堪重负之势。
一旦辽河有失、前景堪忧!长公主不敢怠慢,与皇弟经过协商之后,毅然决定将麾下精锐之师宣辽军和宣府铁骑主力全部调往辽河流域,与女真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宣府基地的大量战备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东方,大定堡成为长公主麾下大军最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
洪宪皇帝上位后倒是踌躇满志,大刀阔斧地革除了父皇漫长的在位期间遗留下来的诸多弊政,将民愤极大的大太监刘宇下狱抄家并满门抄斩,颇有中兴千禧帝国的雄心壮志。
其实正是由于老皇爷莫名其妙、高得离谱的盐税和矿税,各地官府为了中饱私囊纷纷仿效、巧立名目胡乱收税蔚然成风,才导致千禧朝的苛捐杂税越来越繁重,刘宇只是为父皇敛财的工具而已,洪宪皇帝自然不能否定自己的父亲,就只好拿这个替罪羊开刀了。
然而他并未把顾尚楷等支持大姐的那些朝廷重臣怎样,一来那样做恐怕会逼得大姐跟他翻脸,无论是出于虽然不多但终究还是有些的亲情、还是考虑到大姐手握皇朝精锐之师,他都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二来顾尚楷等重臣能力突出、尚有诸多倚重之处。
不仅如此,他还花了很大的精力来调整朝堂上的权力和利益分配、竭力做到公平合理,以调和以往这三大派系众大臣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期望他们能够众志成城、共同协助他推动千禧皇朝走上复兴之路!
然而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日渐衰败堕落的趋势一旦形成便会继续惯性滑落,即便出现一位真正的中兴明君也很难扭转,何况洪宪皇帝还不是。结果他别说彻底、即便是稍稍延缓一下衰落的步伐都有些勉为其难,面对朝中大臣之间各种各样的尖锐矛盾令他头大如斗,要想加以彻底调和看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然而在河套和山西等地区肆虐已久、正日益壮大的战天鹰叛军却是肘腋之患,在实施早已盘旋于他脑际的宏伟治国蓝图之前,他必须先将这块绊脚石给搬掉!
父皇好大喜功,但他个人认为,在对待罗刹门和战天鹰叛军的问题上,父皇还是过于保守了,当然罗刹门迄今为止对朝廷并未表现出任何危害性,战天鹰叛军却已成为一支足以动摇帝国根基的强大力量,他觉得该是倾力一搏的时候了。
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渐渐浮上他的脑际,需要动用的兵力和粮饷辎重过于庞大,甚至超过父皇主持的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次,他必须好好琢磨琢磨,先征求一下各方面的意见再说。当然无论如何,他决心已定,只是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根据各方面的意见略作调整……
刚好长公主回到惠慈宫探望母亲,于是通过太监传话,姐弟俩在逸心殿进行了一番会谈。
洪宪皇帝首先大概介绍了一下自己心中的军事构想,随即沉吟半晌,缓缓说道:“不知以皇姐看来,女真人最近有没有在辽河一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
自从贯穿整个父皇执政期间的正宫皇后、品德贤良的生母竟出乎意料地未被立为太后,赵凤吟对这个异母弟的强烈不满越来越不愿加以掩饰,闻言不禁心中冷笑,他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然而据她冷眼看天下大势,战天鹰叛军经过几年的不断快速膨涨,眼下对帝国的威胁隐隐然有超过女真金国之势,大敌当前,她也懒得跟异母弟计较这些了,颇为客观地做出如下分析:“最近数月以来,金国部落大联盟中那些有影响力的大领主和大部落首领们频频出现在首府老寨,彼此私下会晤,他们大致分属于几股势力,其中势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格格慕容系和五王子乌雅齐格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越来越白热化,而且根据种种迹象显示,金主沙尔温的健康状况日益欠佳,新汗之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想无论是沙尔温还是他这些有权有势的子女,眼下恐怕都无心南下。”
洪宪皇帝看了看大姐,很难得地带有一点尊重的眼神,他很清楚父皇驾崩之前,京师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恐怕比金国首府更激烈,最终之所以能平安过渡,并未造成更大的内乱,全因大姐以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