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班或全年级,甚至全校统一观察的活动,有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内容所进行的小组观察活动,也有少年儿童自发进行的个人观察活动。
三、指导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上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小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好奇、好动,对很多事情有广泛的兴趣。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指导,就要适应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引导他们去科学地认识自然科学界,去探索自然科学界的奥秘,并逐步树立改造自然科学的志愿和事业心。这样,就会逐步充实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有高尚情况的人。
第二,要注意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小学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必须把各门课程学好,然后通过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三,特别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的培养是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在指导工作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哪怕是非常简单幼稚的设想和制作,都应该十分珍惜,加以爱护和支持。如有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校舍里各处的污水管上都有个“u”形弯管,他就去问老师,这位老师不是马上向学生一讲了事,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在一次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把问题提了出来,交给同学们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工人叔叔一时马虎装错了,因为弯的不如直的流水快。”有的说:“装弯管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漏出脏水。”还有的说:“工人叔叔装到这里时,刚好没有直管了,而把这一节弯管正好装了上去。”同学们各抒己见,十分热闹。最后,老师找来了“u”形玻璃管,注入红色水,水保存在“u”形处不流走。老师嘴轻轻地吹玻璃管下端,同学们发现“u”形管中的水一上一下,可就是不流走。下面吹的气也上不去。这时,老师问学生“你们说,污水管中的‘u’形管起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恍然大悟,明白了“u”形管是为了防止臭气外溢。这位老师的指导方法是值得称赞的。
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十分严格、复杂、艰巨的劳动过程,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的发展、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还要十分注意科学品质的修养。
四、健全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制度
参加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也中上课一样,要坚持考勤制度,评分别情况登记入册,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依据。对活动中学生的作品、报告等都要严格评分,每学期还可以评选开展活动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对被评上的集体和个人,学校要给予表扬奖励。
为了让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启发,还需建立宣传制度。通过集会、墙报、展览室(窗)等各种形式宣传开展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