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职能,首先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贯穿了两千多年的教育思想。韩愈的师说就明确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西方也是如此。最近,在北美的报纸上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读书做事成功要讲好品格。文中提到现在进入美国的名校和大公司,不能单凭学历,而要求申请人要有良好的品格。一些名校的招生简章开宗明义就说学校要招收良好品行的青年人。有一所学校的报名材料要求申请人交四篇短文,其中一篇更以“你认为如何才算是有好品行?”为题。大公司的面试,除了询问工作能力以外,都还旁敲侧击,想尽办法来考察应征者品行如何。人的生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缺乏良好品行的人,往往给自身和社会造成悲剧。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一些已开始形成自己主见的高中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对公共财物甚至自己的财物不知珍惜,不去注意克制自己言行。
对于成长过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性格上有着很多的不足。一些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自私任性、好冲动、不真诚、脆弱、缺乏吃苦精神、看问题过于主观、多动、多嘴多舌、缺乏责任感、嫉妒、不求上进等毛病。例如:有一个险些闹出大事的四人小团伙,他们的特征:
李某,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家远住校,数学成绩优秀,但冷漠,缺乏责任感。每天早上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班里的值仅从不愿意参加,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实在逃脱不了,便拿着扫帚站着。外出参加活动,总是迟到,让全班同学等着。座位抽屉里脏乱一团,更有甚者,喝完的牛奶、饮料包装盒扔在教室的后面。
孙某,同样的聪颖,却自私而又任性,处处只考虑自己。一次教室的灯管不亮了,旁边的同学便主动地调动启动器。不巧,站在了他的桌子上,没想到他竟不管那位同学的安危,一下子就把他拽了下来,并愤怒的指着自己的桌子,让那位同学帮他擦干净。他看不起学习比他差的学生,周围的同学向他请教问题难。他向我健议把差生的位置放在教室的最后面。
严某,家长总是出差,生活由老人照管。经常不完成作业,为避免老师批评,有时很早就辛苦的赶到学校,抄袭别人的作业。屡次谈心,却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负责检查作业的同学大声的指责并与之吵闹,课上与同学说话,影响课堂教学。弄得不少同学不愿意与他同位。
徐某,多动,爱玩游戏。家长为帮助他学习给他买了个文曲星。他却在课上以查找生字单词为名,偷偷的玩游戏。在电脑课上课上更是玩得如鱼得水,逗得周围同学纷纷引颈观看。老师查问,他来个牙关紧咬,死不认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