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淳于家的老三,是不是也十六七岁了,这年岁也没成亲呢,我瞅着我家仨闺女这岁数都正好,也不知道他喜欢哪个。哎,我都不知道把哪个嫁过去好了。”
众人一听,互相对视一眼,都憋不住的乐。
有个好心的婶子就劝。
“淳于家跟普通人家不一样,我听说他们家的人都是识文断字的,不说苏家的苏蓉蓉,就说那苏清薇,说是都从小读书的,不然你当那马秉文现在还闹腾啥,还不是后悔了吗。”
这人看的明白,她其实也有闺女,私底下去苏家探过口风,结果人家一提这个,她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不是不想把闺女嫁过去,那也得人家要才行啊。
他们家闺女又不是嫁不出去,没必要太上赶着,弄得像是他们家卖闺女似的。
这妇人也是好心,却不想之前说话那婶子还抱有幻想。
“那咋了?我闺女那也是跟福丫读过书的,那认识的字也有好几十个呢。”
她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起来就让人笑话了。
“之前福丫带着全屯子的孩子读书,起先给东西你还让你家那仨丫头去,结果后来给的少了你也不让你家闺女读书,后来更是留着他们在家里干活,你都说了他们就认识几十个字,我家那闺女才八岁就认识那《千字文》里面所有的字了,你说这样的,人家淳于家那三小子能看上?”
都是一个屯子住着,又有一起逃荒的情分,旁边也有人劝。
“就是,那淳于家再好,人家不喜欢,咱们也别上赶着。你们家闺女干活都是一把好手,那肯定有人稀罕。”
这人劝慰的话还真不是安慰。
都有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这人家的仨闺女虽然不让去读书,但是干活那真是一把好手,家里家外都拿得起来,勤快的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其实求娶的人家并不少。
“那当然了,我家闺女那都随我,勤快着呢。”
妇人这样说着,眼珠子乱转。
“不过我们家没有儿子,孩子他爹的意思,我们家日子过得也不差,这每年在屯子里还能分些钱财,那也不比有儿子的人家差。我们家仨闺女呢,要是招婿,这日子也是过得起来的。”
顿了顿,妇人就继续道:“我也是看淳于家儿子多,想着反正他们家不差一个,要是肯过来给我当上门女婿,我们家这家业都是他的。”
她故意这样说,又道:“也不知道那淳于家的三小子有没有这样的福气。”
却原来,这妇人不但盯上了淳于家,还想人家儿子给他们家当上门女婿,众人都看傻子似的看着她。
“你也说了人家日子过得好,咋可能让儿子给人当上门女婿?”
又不是那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家,需要卖儿子的。
即使是逃荒的时候,卖儿子的也是少的,即使卖了媳妇,很多人家也是不肯卖儿子的。
妇人被噎了一下。
“那,我家那不是有仨闺女呢吗。”
众人:“…….”
好家伙,你还真豁的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