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组成部分,而且事实证明,在死亡和饥饿的威胁下,白人并不比其他种族的居民更富有反抗精神。
南美洲正陷入一场自独立战争以来最为激烈的战争,巴西、智利作为美国盟友,与德国盟友阿根廷、乌拉圭陷入全面的武装冲突中,而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国家的立场仍在游移之中。
北美洲也不再是战争的世外桃源,不仅美国西海岸遭到了日本海空军的攻击,加拿大的西海岸城市也遭到了空袭,而美国和加拿大的东海岸城市也时刻处于德国潜艇的威胁之中。
至于南极洲,除了用气候条件掩护一下盟国商船队之外,并不能为盟国阵营提供更多的帮助。
现在,只剩下亚洲还没有明确立场了,在这种时候,美国政府怎么可能会糊涂到将亚洲推进轴心国阵营呢?
美国的工业力量是很强大,但是现在,美国的工厂不仅要与欧洲的工厂竞争,而且也必须与亚洲的工厂竞争,美国的油田不仅要与高加索和黑海的油田进行生产竞赛,而且也必须与中东的油田进行生产竞赛美国几乎是在以一国之力独自支撑盟国的战争机器,困难是如此的大,以致于美国国内出现了媾和的言论,确实,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战争已经不再为美国带来红利,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只是死亡和恐惧。
连美国总统的公开讲话都承认,对于盟国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这种媾和的舆论之下,以放弃菲律宾利益为交换条件,换取亚洲的继续中立,或许是美国政府继续这场全球战争的唯一正确选择。
就这样,美国军队撤出了菲律宾,美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最后一处战略据点也就此丢失,那么,美国从西南太平洋战区反攻日本的企图也就此落空,这个战略无法实施了,既然这个战略已无法实施,美国政府只能再次调整战略,重新将关注的重点方向挪回欧洲和非洲战场,利用从菲律宾调到南非的那数万美军生力军,美国政府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从1944年2月开始,反攻非洲,先吃掉东非的意大利军队,然后再扫荡西非、北非的德国军队,等夺回北非之后,再以北非为跳板,对欧洲大陆实施战略反攻。
配合美军行动的还有英联邦军队,盟军决定首先清除已经攻到坦桑尼亚的意大利军队,这个战役代号“训狮计划”战役开始时间是1944年2月20日。
有了美军的协助,坦桑尼亚的英联邦部队迅速发起了全面反击,意大利军队根本抵挡不住来自盟军的猛烈攻击,在几天之内连续丢失了几处战略重镇,沿着印度洋海岸线撤回肯尼亚,而盟军则一路猛追,意大利军队在肯尼亚也无法立足,只能继续北撤,一口气逃回索马里,并向德国求援。
接到意大利的求援请求之后,德国非洲军团迅速行动起来,从埃及进入苏丹,在隆美尔元帅的指挥下突击肯尼亚,吸引了盟军一部分兵力,总算是解除了意大利军队正面的威胁,不过非洲战场的战局也就此再次僵持下来。
在非洲战场硝烟弥漫的时候,太平洋战场也同样硝烟滚滚,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仍在争夺着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由于日本从亚洲各国得到贷款,日本的政府财政总算是暂时避免破产,因此,日本依旧控制着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并对美国本土太平洋沿岸城市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轰炸,动用飞机的同时,日本军部还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既“气球炸弹”利用太平洋的大气环流将挂载着炸弹的氢气球放飞到高空,然后由气流带动飘向美国,并在预定的时间投下炸弹,战果本身不大,但是攻击目标却没有任何确定性,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恐慌,美国报纸将这种“飘炸战术”斥责为“史上最无耻的作战方式”
在这种情况之下,官方辟谣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各种传闻迅速蔓延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继日本侨民被“集中管理”之后,德国侨民的“集中管理”也引起了美国记者的重视,但是问题在于,美国的德裔人口众多,不是日本侨民可以相比的,人心惶惶之下,一些城市发生了骚乱,有的城市甚至不得不宣布实行军事管制。
就这样,时间到了公元1944年3月29日,这一天对盟国方面而言刻骨铭心,就在这一天,德军由挪威出击,在苏格兰实施登陆,苏格兰战役开始,虽然英国皇家舰队使德国登陆部队付出重大伤亡,但是“海狮计划”还是执行了,从苏德战场调回西线的德国陆军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踏上了英国本土。
同一天,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迁都加拿大渥太华,并拒绝承认战败,英国与德国的战争仍将继续进行,英国所有能跨越大西洋的船只都载满了从英国本土撤退的英国国民,这是一场壮观的现代民族大迁移。
或许是看到了英国人的强硬态度,德国元首希特勒发表公开讲话,宣布德国愿意在“目前的战略格局”基础上与盟国方面进行有条件的和平谈判,以期尽快结束这场“再也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
由于德国元首发表讲话的这一天正好是4月1日,因此又被称为“愚人节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