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
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日军开始向现代化军队跃进,不过军用口粮的变化还有漫长的过程。
一八七四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进而吞并了琉球,是日本建立新式陆军以后第一次对外使用武力。当时登陆台湾的日军有三千六百人,为了这三千多人的吃饭,负责后勤供应的人员就有两千三百多人。
当时日军的军用口粮还在初创期,非常的简陋。它们是一个饭团,加上日式腌菜和其它少许的盐,用竹叶包成的一个便当。这段时期日军的口粮同丰成秀吉时期没什么不同,唯一区别就是采用便当容易携带。
由于口粮单一,缺乏营养以及缺医少药等问题相当严重,此次日军出兵台湾病死了六百五十人,而战死的仅仅二十多人,这为日军敲响了警钟,随后是日军口粮迅速的发展期。
六年后的西南战争,也就是镇压西乡隆盛为盟主的旧武士叛乱期间,日军出兵高达六万人。他们的口粮出现了现代化的英式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之后几十年内,日本军队的伙食越来越好。
西南战争期间的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虽然可以补充人体的热量消耗,但口感都不敢恭维。鱼干采用日本传统的做法,高度的脱水,吃的时候要用刀用力的削成一片一片,如果军队在急行军中就只能用牙齿硬咬,一般牙齿稍差的人根本就咬不动。
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口粮已经不错了。士兵携带的一天口粮,基本为干米饭或饼干,一个牛肉罐头或鳟鱼罐头,还有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干萝卜丝、干海带、酱油、味增、清酒等。
人们总有种错误的看法,就是认为二战日军的口粮很差。日军在二战后期因为部分军队,尤其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日军补给被切断,导致出现大量的饿死人甚至吃人的情况,口粮自然不可能好。
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以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
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的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日本人喜欢吃鲜肉,他们每到一处就把中国农民的牛、猪、羊、鸡、鸭扫荡一空,日军喜欢吃中国的鸡肉,因为中国农民养的很多的鸡。
一个日本兵兴冲冲的煮一只鸡,这个日本兵很贪心,让一个中国人替他把鸡毛拔完以后,就赶他出去,不愿跟他分享鸡肉,结果这个中国人反而因此保住了性命。日本的军用罐头都是采用大和煮的方法,也就是将肉和土豆、牛蒡、胡萝卜一起煮,并且放入少许砂糖,酱油调味。
鲜肉顾名思义是新鲜的肉食,这些新鲜的肉食就五花八门了,鲜肉基本都在中国大陆本地征收来的,日本人在汪政权控制区采用购买,用基本一钱不值的军票向老百姓、商人进行购买。在国军控制区,日军基本就是抢劫,一旦遭遇老百姓反抗往往就杀人放火。
东史郎在日记中写出了一些日本兵的心声:在我们眼中,中国人还不如一头猪。杀死一头猪至少可以吃肉,杀死一个中国人,有什么用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