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带领他的几个助手,来到汴阳市辖管的向阳市,在这里安营扎寨,计划待上尽可能长些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考察、调研和现场办公。这是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县级市。无论它的面积,还是它的人口,在汴阳市辖管的县市中都首屈一指,人口超过了百万。可以说,目前在钟南省发生的事情,在这地方都有表现。有人说,这个城市就是钟南省的缩影。这话说得并不过分,在黎明心中,他想把这个城市弄透。弄清了向阳市,就是弄懂了钟南省。黎明一行的考察调研工作是从案件着手的,向阳市一直是各类案件的高发区,无论民事纠葛,经济纠纷,还是刑事犯罪。所以,许多调研工作在这里也可以叫做现场办公。黎明还倡导大家,更多的时间要脱掉法院制服,着便装进入生活底层,不妨运用古人的那种微服私访手段,以获得浮在上层得不着、听不到、看不见的东西。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一个月中,黎明两次因有要事返回省城,一次是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他开了会就立即回到向阳市,仅用了两天时间;一次是汴阳法院研讨一起大案要案,他又是返回两天时间,就又回到这个县级市。可以说,这一个月黎明在向阳市待了二十六天。在这样的可以称为比较从容的时间里,黎明重点研究了向阳市的两类所谓的成功人物。一是在政界仕途得意的人,一是在商海经营有方的人。同时,他也调研了不少既不得意又经营无方的人,还有一些无业游民、下岗工人、待业学生等等。
这次进入向阳市的调研,更加深了黎明许久以来的一种担忧,就是如今的人们,都像着了魔似的跻身于两座独木桥。一是做官的人,从政的人,一个个多是在想着当官,已经坐上位置(官位)的,还是嫌官小,继续努力着往那更高的位置奔;没有坐到位置上的,钻天拱地找门子,觅路子,企图坐到官位上。也有那清心寡欲安于无官一身轻的公务员,他们要么研读业务书,想做点专业学问,要么有个人爱好,寄希望于另外的天地,要么得过且过,散漫度日。总之,这些无官无位的人,大多自以为是不得志的人。二是进入市场的人,已经靠市场运作发了大财的人,还是嫌挣的钱少,继续拼命地去挣更多的钱;有那小打小闹挣了一些钱的人,更是嫌赚的钱太少,当然是玩命般地想法再去挣钱。那更多的是有了挣钱的“野心”尚未见到花花绿绿的票子的人,他们做梦都是想挣钱。为了挣钱,不论是哪一类人,都是胆子大得吓人,只是已有钱的人,办法策略多了,没有钱的人,啥办法都敢使,甚至不惜采用铤而走险的险招。至于下岗工人、无业游民、待业学生,更是千姿百态,苦乐交融,各有难言之隐。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几路人都是“怨声载道”交响乐的“主创人”
在黎明已经整理的调查资料中,各类代表人物加起来已百余名,这也是他带领的几位得力助手夜以继日满负荷的辛勤奔波获得的成果。黎明与同志们商议,还要继续加强调查的力度,以使以后正式的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普遍性、正确性。为实现这项目标,他不惜付出一些代价。他与他的同志们有个共识,他们的这项工作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意义十分深远。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早春的气温很是宜人,黎明对他的同志们说,今天大家去距向阳市不远的一个清代县衙看看,也是散散心,放松放松,那个县衙在一个小县城,方圆一带还有青山秀水,不妨再去练练爬山,活动活动筋骨。
他们坐进一辆中巴汽车,一吃过早饭就上路了。路上,黎明与同志们交谈着关于这座县衙的一些故事,他知道,其中有两三个年轻些的法官还没到过这个县衙。
这的确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走进这座县衙,就看到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书题的“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大字。能与首都故宫相提并论的地方,肯定蕴含着很厚重的文化,特别是在县衙门前有几句介绍它的文字,让游人一看就知晓这地方的不一般了:
这座县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县级行政公署,它以特定的历史内涵,翔实可靠的文物史料,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县级政权机构的真实面目,被海内外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县衙大门前有宣化坊一座,宣化坊前方有一道照壁,上面绘有一头巨型怪兽,形似麒麟,周围是宝,其兽贪婪暴戾,大张血口欲吞日月,名之曰“贪”黎明站在这幅画面前,饶有趣味地说,你们看看,咱们这个民族,抓反腐倡廉,为民执政,可是有历史了啊!这幅画就是告诫做县官的要爱民如子,别贪婪残暴,坑害人民。
当大家踏上高大雄伟的大堂前檐,只见一副抱柱联呈现在前檐明柱上,写的是: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跟着黎明的法官,看着这副楹联,一个个都钦佩至极,不自觉地发出共鸣:
看看,我们的先辈为官的品质道德,至今也值得去效仿和学习啊!
在大堂浏览一圈,大家步至屏门,这是县署大院的屏障。屏门面北上方置匾额一方,镌刻有“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这大概是重新修复之后添置的。六个大字与二堂遥相对应。二堂的前檐有四根黑漆明柱,中间两柱也有抱柱联,写的是: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惟重罚疑惟轻。
看着这副楹联,年纪最轻的法官道出他的看法,谁说咱们中国只讲人治,不讲法治。看看,明清时代的官人就要求严厉执法了大家也就附和着年轻法官的话说开了。有人说咱们国家,不论哪朝哪代,执政的宗旨写得都是冠冕堂皇的。有人说,历代的官人也是真心想把国家治好,把百姓的事办好的,他执政的宗旨当然要写得好了。有人说,这话都不错,就是不好落实,也叫落实不了。有人说,不只是落实不了,落实的东西往往与宣扬倡导的宗旨背道而驰。有个年纪大点的法官说,这就是中国问题的实质,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有人就开玩笑说,看来现在的人不实事求是,阳奉阴违,还是学的古人啊!说得大家一阵哄笑。
二堂在明代名为退思堂,后改为思补堂。到了清代,这里重修后改名为琴治堂、双柏堂,后又改名“敬恕堂”这里是处理一般民事的地方。黎明站在二堂中间,对同志们说,清代时候很重视“省刑爱民”的统治方法,主张恩威并济,实行刑罚与调处相结合的原则,与如今的倡导法官主动调解一些案子,使原被告双方在调解中解决争端、化解矛盾有相似之处。
走出二堂,到了穿廊,穿廊前中间的两根明柱上有抱柱联一副,写的是: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穿过穿廊,就到了县衙的第二座大型建筑三堂。三堂规模仅次于大堂,比二堂要大。三堂后边还有三重院,知县不但在此宿居,而且还在这里接待上级官员,办理公文。有些涉密案件和不宜公开的案件也在这里审讯处理。三堂前面四根黑漆明柱,也有一副抱柱联,写的是: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大家又被这副楹联吸引住了。有个中年法官突然想起,去年省长换届时,有个新上任的副省长发表就职演讲,就引用了这副楹联。太陈旧了,都二十一世纪了,当省长的该用点有时代气息的话发表演说,还用几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