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同学中有一个孩子也是铁路子弟,它们的关系挺好。这孩子很健康强壮的,运动会他参加的项目总比别人多,大家都喜欢他。孩子很自立,会很多事情,孩子的一切都是先由家长引导的,人们可能就想知道孩子的父亲。
这个同学的父亲,开家长会时候见过,都在一个系统。但让人不忘的不是同一系统的原因,而是他的残疾:右臂整个因车祸全部截肢了。记得车祸那时候他还很年轻,很有前途的一个人,因为这个结果,一切都回避了他,他也躲避了一切。开始的时候总见不到他任何笑容,好像面部神经麻木了,世界冷淡了他,他更加冷淡了世界。
儿子好奇,又不能问同学,怕戳伤好友的心。同学中也有问者,知道的只是工伤。儿子见我也知道这个人,就想听我知道的情况(其实也就是知道)。儿子说,同学说常和他爸打球,他独臂左手可以打球吗?岂止是打球,他后来能做很多事情呢。
我知道一点,那时的他很颓废,可以说万念俱灭,从它的眼神里可以读出“绝望”然而喜欢体育精神的他,怎么也要冲出心牢,摆脱阴影。他去看球赛,看残奥会,他想知道伤残人都是怎样与命运抗争的,他要鼓舞自己的斗志。然而他也不快乐,他只有大声的喊却不能尽情的鼓掌,他很失落。
突然他看见同样独臂的选手,胜利时用单手打着响指祝贺。那一刻他的眼里湿润了,哦,以后再看到激动时,我也会用响指代替鼓掌。他突然理解古印度谚语:“眼中要是没有泪水的话,那灵魂中也不会有彩虹。”为健儿激动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振奋落泪。
他开始要求自己做好一切,包括练球。他不是左撇子,现状不让他丧气,那可是生命的勇气。开始时,他用左手打乒乓球球都打不到桌子上,但不灰心,坚持不懈,而没有右手平衡差,有时跑位很难。他不怕,这样可以锻炼自己,后来他竟能妥善利用自己残臂的条件,推挡弹拨,反而成为克敌的先机。单位打球时,他也要和别的工友们练一练,日久天长,还没有几个人能战胜他。这是他眼中虽还没有笑容,但已明显没有了泪水。
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能不耳濡目染,能不迅速成长吗?虽然父亲不要孩子做什么,但孩子主动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的多,见得多,理解的就多,这是一个联锁的过程。所以在学校着孩子就因爱劳动爱集体,被老师和同学们喜欢。
我与孩子做了一个荒谬的试验。用一只手挤牙膏、拧干毛巾、系球鞋带,右手都不能很好的完成,何况左手打球?回想残奥健儿,他们做好常事都不方便,何况一般人都不一定能练得很好的运动项目呢?你会发现:他们比成功者还不同寻常,他们付出了常人都难以付出的血汗。
孩子说就像弹琴,练熟了左手也行,但是这要花多少的心血?没有毅力和信念是永远也大不到顶点的。相反,有很多健全的人,一辈子不思进取,慵慵碌碌,躺在先辈幸福的温床上,还觉得缺这少那,其实那是很可悲的。纵观成功世界的成功人们:他们的人生拚搏不仅仅只是用双手得来,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健全的永不屈服的心!
他说过:“放下的愈多,得到的愈多。除了乞丐这样说你可以不听,这句话你可以用到生活的任何方面。我放下了我的悲伤,我得到了我的新生命。”是啊,即使上天只给你一只臂膀,你也不能抛弃拥抱生命的信念,你也一定要用它来扼住命运的喉咙!
2004年8月6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