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跳得厉害的全部记在心里。
何苗声色俱厉的说道:“董卓此心可诛,司空大人辛辛苦苦一心为国,不成想遭到董卓如此诛心之论,若是刘大人不能胜任司空一职,试问天下何人能够担任,贾荣不过是一个边郡武夫,受到圣上隆恩,理应报效国家,只不过打了几场小胜仗就想要什么赏赐,若人人都似你这般,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食君之禄而不知为君分忧,真是,真是。”何苗的故作停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董卓是在无理取闹。
“臣上谏削去董卓并州牧职位。”何苗向着汉帝拜道。
董卓的面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巍然不动的居于宫殿之中,大有笑傲群臣之势,如今雒阳城中,有一万多人的军队是属于贾董一方的,世家刚刚收拢军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组织有效的战斗力,董卓才得以嚣张起来。
董卓的军权是有了,却是小了朝上官员对自己提出的事的决心,不少官员甚至将董卓在凉州干了一些事情都翻了出来,逐个进行点评,着摇头晃脑的朝臣,贾荣第一次有着十分可笑的感觉,非常同情殿中的董卓,忍受着这么多的口水,带领武将来上朝这件事在贾荣的记忆里已经被这些官员说了不下三遍。
刑不上大夫,这些文官说起来也是有些肆无忌惮,武将相对来说安静了很多,只是静静的着朝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只有何苗为首的一些武将对董卓横加批判。
连带着,贾荣的一些往事再次被翻了出来,特别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次接受了群臣的洗礼,什么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之类的话,全部说了出来,直将贾荣说的是体无完肤,从天上到地下说了一遍,更有一个官员前前后后说了贾荣一大通,贾荣愣是没听懂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还是一个官员告知之后,贾荣才明白原来是骂自己的,跟着一群骂你一天都不带一个脏字的人一起,贾荣倍感别扭,他就想着现在手中有一把刀,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刀。
董卓惹的事,最终二人被官员批评了足有一个时辰,让贾荣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国粹,应该怎么去骂人。
“都闭嘴!”殿中的董卓实在忍不住了,发出一声大吼。群臣寂然,嗡嗡的讨论声戛然而止,上首的汉帝身体猛然一颤。
董卓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吼道:“臣举荐贾荣骠骑将军。”
何苗毅然站出来说道:“圣上,万万不可,一点点小功劳就想要这么大的赏赐。”
群臣将目光投向了董卓,谁知董卓竟不做任何的辩解,双目直视着上首的汉帝,若是腰间有佩剑的话,就可以到而今董卓的右手郝然在佩剑之上。
这场交战,董卓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胜利,汉帝不知是被吓着了还是不应允,始终是不发一言,任凭下面的官员吵闹,自然也就没有惩罚奖赏任何一个官员,只当是了一场官员的骂街。
朝中的官员每天闲的没事就是斗斗嘴,岂会畏惧董卓的气势,在董卓大吼之后,指责之声变的更多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朝上的董卓亦是一再忍耐,毕竟世家在朝中的实力还是太强了,逼的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得不偿失。
直到天色昏暗的时候,群臣才意犹未尽的散朝而回,这样尽兴的批判一个人在朝上很久没有发生过了,何况董卓做了很多在官员眼中荒谬之事,更加的引起了官员批斗的**,只感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被文官武将批判了这么久,董卓的心情很差,对着门口三百骑兵大吼道:“上马。”
这些骑兵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你我,我你,纷纷上马,记得来时他们的主将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董卓勒住马缰,回首向三三两两散朝而回的官员,冰冷的目光让不少官员不寒而栗,躲躲闪闪不敢直视董卓,倒是何苗涨了几分胆识,目光直对董卓,虽然双手有些微微抖动,亦是接受了下来。
良久,董卓策马而回,身后的骑兵紧紧跟随,目光警惕的盯着周边。
朝中的官员对此指指点点,不少官员甚至暗悔朝堂上忘记弹劾董卓这件事,有些官员突然意识到董卓今天在朝上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无的放矢,董卓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就是手中的军队,逼急了董卓,带领军队在雒阳肆虐一番,这个结果谁能够承受。
贾荣急忙策马赶上,对着脸色阴沉的董卓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