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熬夜的凌家人都起迟了。
凌晓一睁眼,太阳都老高了,赶紧穿衣出屋门,看到院子里已经堆了几十根竹子,凌大桥父子却不见踪影!
“你爹跟你大哥一大早就去砍了竹子,这会儿已经去南边的王村订瓷瓶木盒了,王村那里是专门烧瓷器的,你赶紧吃饭吧,吃了饭咱们去后山摘玫瑰~”秋氏见凌晓盯着竹子看,就解释道。
又是劳累的一天啊!
好在先前做过一批,这次倒是轻车熟路。
母女四个上午不停歇的把后天要卖的纯露都熬了出来,因为竹子还没处理,也不好往下进行,只能等凌大桥父子回来。
秋氏跟凌霜见缝插针的开始裁剪衣服,凌晓凌云姐妹俩也饶有兴趣的跟着瞎忙活!
凌大桥父子俩回来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的,两人先去王村订了一百个瓷瓶,按照凌晓要求的尺寸颜色花色。
这安平镇隶属北方,本不生产瓷器,但这王村却是一户姓王的南方人拖家带口的迁移过来的,在当地开了瓷窑,一来二去吸引了一批人落户,形成了村落。
这瓷窑现在当家的王村的里正,掌事的是里正的长子,唤王兴,这王家瓷窑不但瓷器烧的好,还物美价廉。
王兴头脑活络,为人豪爽,带领王村的村民把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
凌大桥与前来招呼的王兴一见如故,小伙子别看年龄不大,人却极其热络事故,耐心的带着凌大桥看瓷器。
一个粗瓷瓶六文,细瓷瓶十文,凌大桥看了成品,自作主张的要了细瓷瓶,因为要的多,一百个细瓷瓶算做八百文,又订了一批胭脂水粉盒子,小小巧巧,细瓷的一个三文,凌大桥定了五十个,一共给了两百文的定金,留了地址,要求明天下午送到!
又通过王兴的介绍,找了本村的木匠,定了五十个木盒,留了定金地址,要求给瓷瓶一起送来。
这木盒要求轻便的,制作并不复杂,做木工的李师傅满口答应下来,拍着胸脯保证明天下午一定送到,木盒一个二十文!这一下又去了一两多银子!
订好东西凌大桥父子看天色还早,就又去了趟镇上,从王村到镇上就更近了,不过四五里地。
父子俩按凌晓的要求,买了一大桶甜杏仁油,野生蜂蜡,又去药铺买了紫草。
因为这些都是比较罕见的东西,特别是甜杏仁油,凌大桥父子几乎跑遍了整个安平镇,才在一家卖粮油的铺子买到,整筒下来一两银子又花了出去,心疼的父子俩呲牙咧嘴!
如此一耽误,回到家已经过了晌午了,放下东西随便扒了两口饭,就又开始砍竹子削竹筒。
饭也是在凌晓强烈要求下才有的,平日里一天两顿也就罢了,但现在特殊情况,不能大家天天出力干着活,手里明明有钱有粮却饿肚子,那就说不过去了!
下午蒸竹筒晾晒也不忙活,凌晓凌云就能干,秋氏跟凌霜就被打发去做衣服了。
凌大桥父子的可以等等,凌晓的意思是后天去镇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