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咦,是殿下在说书!”倪亮听到殿中声音时高时低,慷慨激昂,可说道精彩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他不由的向门边靠了靠,耳朵也贴到了殿门上……
赵昺起初只是闲得没事干,突发奇想开了这么个培训班,顺便给孩子们增加点新知识培养可靠的助手。没想到从那日允许轮值的亲卫旁听后,每当下午的讲故事时间,都有不需出任务的亲卫跑来听讲,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就是倪亮也常常查岗。
起初几天人数只会在讲故事时间增加,但随着旁听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抢占个好位置,一些人就会提前到来,赵昺也没有驱赶,任由他们坐在那里。他们开始单纯就是为了来听故事,但他们很快发现陛下所讲的术数也与自己从前所学迥然不同,且简便迅速。于是只要有时间便会前来旁听。
大家爱学习赵昺当然不会有意见,还命人在课堂后边布置些长几供旁听的人使用。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这些地方也不够用了,现在来听课的不仅是亲卫营的士兵,还有跟随入宫的胥吏,甚至还有小黄门加入进来。随着这些人的加入,终于把陈墩这个滥竽充数的语文老师解放了,改由那些胥吏充任,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人,他们中最差的也是过了府试有举人的身份,教授这些孩子完全没有问题。
而赵昺教授的东西针对这些人也不得不加深,这些胥吏们很有眼光,他们发现殿下教授的术数用于记账和核算同样便捷,且比他们从前所学要深奥和实用。比如计算一营兵士所需辎重,过去要经过多次繁琐的统计和核算才能算出来,现在只要套入一个公式便可快速得出结果。这对于每日陷在文牍中的胥吏们十分有益,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减轻工作强度。
这样一来,赵昺也将每日一堂课改为两堂。一节针对基础差,甚至没有基础的伴读和亲卫们;一节是专门针对基础好,学得快的提高班。他们也可以教授那些亲卫和孩子们经史、礼乐。如此宫学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科目齐全,师资强大的正规学校。但故事会仍然是最为受欢迎的固定节目,每逢下午开讲,本来还显得十分宽敞的大殿也被挤得严严实实。
而随着人数的增多,故事会也不是单纯的讲三国,涉猎的方方面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赵昺每天都要回答那些在当前看似稀奇古怪,无法理解的问题:什么为啥它处四季分明,而琼州却只有夏天;在海中为何会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为何天会下雨、刮风;月亮为何会有圆缺;为什么每天海水会有涨落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牵扯到天文、地理和物理、化学,但还难不到赵昺。难的是现在人们的世界观还处于天圆地方,天有神仙的蒙昧状态,他必须在没有违背当前人们‘共知’和圣人之学的情况下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否则自己这个天授神权的天子的权威性会大大下降。因而他需要煞费苦心的维持着唯心和唯物之间的平衡,即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不会受到质疑,又将问题解释清楚,他甚至还会做些小实验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