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朱怀国的使团队伍终于从都城出发了。因为朱怀国国王不是不想多拖延一下向余国投降乃至假降的时间,而是朱怀国都城内的形势让他不得不尽快派出使团队伍。
毕竟朱怀国都城内的存粮即使在没有战争的状况下还可支撑一年时间,但没有敌人却一直关闭城门的行为却导致了民心渐渐不可用。
因为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朱怀国朝廷不相信那些民众对朝廷的忠心,并私下认为一旦开启城门,那些民众就会全都逃跑,全都去投靠余国等等。而这样一个朝廷都不信任民众的国家,却又要民众如何去信任朝廷。“”更新最快,全文字手打
所以为挽回民心,朱怀国朝廷就必须派出使团,并且放言朱怀国打算投降余国,只是还需要对一些事情进行谈判才派出使团队伍的消息。
因为只要朱怀国朝廷明确露出有意投降的想法,那些民众就不会再想着要离开朱怀国都城,肯定都打算看看状况再说。
不然余国如果接受了朱怀国投降,那他们逃不逃出都城都没有区别。可余国假如不接受朱怀国投降,那么极有可能他们逃出朱怀国都城就会遭到余**队的杀害等等。“”看
所以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朱怀国都城居民现在的心中想法。
只是说比起上次出使坂城的队伍,这次的使团队伍却大得多。不仅配制了姚班这样一名正使,更加上了五名副使和五百名护送士兵。只是里面仅有姚班带上了全部家眷。其他使者都是轻装上阵。
毕竟那些副使不仅都是惯例的朱姓皇族,有姚班这样的正使带上了全部家眷,自然就用不着他们再去多事了。
只是正使归正使,姚班却仅仅只是自己一人的正使。
因为在选定这些所剩不多的朱姓皇族作为副使时,朱九皋就告诉他们真正的正使应该是后面才会赶上去接应的参侯朱四屋,而他们和五百名士兵的工作就是防备着不要让姚家的家眷逃跑就行了。
所以自使团出发后,整个使团队伍的气氛都相当古怪。
感觉出其中不对,姚廷就找到姚班说道:“班儿,汝说那些副使和士兵都是来干什么的,怎么一直盯着我们姚家人。”
“很简单。因为我们姚家背负着替朝廷让余国安心的重任。所以他们都在监视我们以防我们逃跑。”
“什么?以防我们逃跑?我们姚家一向精忠报国,哪有可能在这种时候逃跑,而且逃又能逃到什么地方去,为父得去同他们说说……”
一边不满。姚廷就带着某种激动跑了出去。只是姚廷或许能在姚班面前摆出父亲的气势。去到那些朱姓皇族面前。姚廷又很快变得有些卑躬屈膝起来。
所以远远的虽然听不到双方在说些什么,姚班也不想再去记挂了。
因为那无非就是姚廷在想方设法讨好朱姓皇族,并希望以此来摆脱对方的不信任等等。毕竟若不是如此。姚廷也不会将姚家给败了。
而姚廷虽然也拉了几个姚家人去拼命讨好几个副使,看到这一幕,姚朝却有些不甘心道:“二弟,汝怎么不去劝劝父亲,至少在参侯爷赶来前,二弟才是真正的使团正使吧!他们这些副使又有什么资格接受父亲的讨好。”
“哼!等去到岣城,他们就知道什么是错了。”
“二弟这话怎么说?”
“这事情不很简单吗?我们姚家可是真心前去投效余国的,只要平安去到岣城,那就是我们姚家的胜利。所以让父亲去讨好一下他们也不算什么,好歹可让我们在路上好过些。”
“这……,但陛下派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听到姚班话语,姚朝也一阵说不出话了。毕竟不管为了朱怀国朝廷还是姚家,投效余国就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而在离开了朱怀国都城后,未免节外生枝,姚家似乎也不该去理会那些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朱姓皇族。因为谁也不知道,万一得罪了那些朱姓皇族,他们又会不会在路上对姚家施以什么酷刑等等。
因为姚家人现在全在使团队伍中,而只要所有活着的姚家人都能“平安”去到岣城,路上死去多少人也没人能去追究。
毕竟姚家所有人都在这里,确实没有再在其他地方藏匿,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也是姚家自己的错,不是朱姓皇族的错。毕竟以后这些姚家人就都是余国人,再与朱怀国无关了。
但没等姚廷从那些副使面前回来,绕过一个山头,呼啦啦前面就冲过来一支队伍,跟着整个使团队伍就在骚动中自动停了下来。
看到使团队伍停下,围过来的余**队也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全部放下武器。”
“回大人,我们是朱怀国的使团队伍,正准备前去岣城晋见余皇陛下。”
看了看不认识的眼前将领,或者说姚班为了避免牵累家人,并没有在岣城去认识更多余国将领,顿时就上前大声说了一句。
一听姚班话语,胡沙就冷笑道:“使团队伍?使团队伍带那么多兵马干什
么,所有人立即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