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太慈夫人?”
“正是如此”
对于小雨的解释,胡汉三也一脸感激道:“……只看易少师为太慈夫人和余大人所写的《关雎》,便可知易少师对太慈夫人及余大人有多期许,不然仅以易少师的能耐,哪用得着如此费劲手段来周全太慈夫人和余大人的关系。”
“所以我等追随太慈夫人也是为追随易少师为报易少师恩情,也是为会阴山胡虏的将来谋个出路。”
为会阴山胡虏的将来谋个出路?
听到这话,余容和焦玉都不再说话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易嬴对两人究竟有什么期许,而从胡汉三与小雨的态度中,余容就知道这应该是胡汉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易嬴想要通过胡汉三来控制盂州军及自己和焦玉。毕竟有小雨这个天英门弟子在,哪用得着胡汉三来曝露这危险。
不过,对于胡汉三竟是因为易嬴的《关雎》才想要投效自己,焦玉也有些感慨万分。
因为焦玉固然清楚易嬴为什么要替自己周全,可这种周全居然会因此影响到胡汉三这样的能人也要因此投效自己,却让焦玉也有种世事难料的感觉。
而刘进同样知道余容的出境建国计划,知道有些话余容不方便说,顿时也在旁边开声道:“那汝打算如何向余大人表明自己的忠心。”
“这何需表明,相信余大人将来自有办法看到我等的忠心。”
“而且天英门弟子或许不方便将自己的武艺传授出去,老夫却无门无派、无师无徒,所有武艺全都是老夫凭一己之力摸索出来。如果余大人看得上老夫的武艺,老夫自然可将自己的武艺好像传授给会阴山那些小崽子一样传授给余大人的盂州军。”
传授武艺?
猛听这话,不仅余容的神情微微一动,甚至一旁干听不说话的王仪也是双眼发亮起来。毕竟比起余容等人的道听途说,王仪可是亲眼看过东四夯堡会阴山胡虏与荨州军交战的情形。
如果说会阴山户胡虏的武艺都来自于胡汉三的传授,那一旦胡汉三也将武艺传于盂州军,别说在北越国,盂州军就是在全天下也有安身立命的本钱了。
而余容也点点头道:“本将明白了,可你们既然是为追随易少师才想要投效太慈夫人,假如易少师将来与太慈夫人再有冲突又怎么办。”
“余大人言重了,虽然我会阴山胡虏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易少师恩情,但比起恩情,只有利益才能让会阴山胡虏在这世间生存下去。”
“好像穆大人,与我们会阴山胡虏就纯粹是利益上的关系。虽然对穆大人来说,救走太慈母亲是大利,但对我会阴山胡虏来说,帮助太慈夫人在余大人身边生存下去才是真正的大利。”
“而恩情二字不说得发自内心,要想报恩,世间有的是方法。”
“但正如我们可让人杀猪宰羊来报答恩情,但却绝不能让人杀妻灭子来报答恩情一样。所以别说以易少师对余大人和太慈夫人的期许,老夫并不认为双方会有什么本质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仅以余大人的能力、气概,老夫也相信会阴山胡虏将来应该绝不至于失望才对。”
“故而我们会阴山胡虏所以想要投效太慈夫人及余大人,全是看中易少师的眼光,想趁着易少师的东风,随余大人谋个前程。”
看中易少师的眼光?
听到这话,刘进就在旁边点了点头。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或许胡汉三说再多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他们投效余容和焦玉的理由,但仅凭易嬴的眼光这一点,刘进却认为这已经足够说服许多人。
所以说,胡汉三和会阴山胡虏其实就是一个最大的机会主义者,现在就要看余容愿不愿给胡汉三这个机会了。
当然,余容也没有犹豫太久,点点头说道:“本将明白了,如果胡大侠不弃,那就同会阴山胡虏的兄弟一起留在盂州军中效命吧但胡大侠对会阴山胡虏的安排有任何要求吗?”
“余大人言重了,对于会阴山那些小崽子,老夫对他们的安排没有任何要求。因为这不仅是会阴山胡虏的机会,同样是他们个人的机会。老夫既然不可能看着他们一辈子,当然也得由着他们自己去拼搏。”
“如此甚好,刘进你且带胡大侠下去休息一下,等本将看看怎么安排这些会阴山胡虏兄弟再说。”
“胡大侠请”
对于胡汉三的态度,不仅余容不感到意外,刘进也没感到一丝虚伪。毕竟胡汉三的武艺可能不错,但年纪终归是太大了些,不仅不可能永远照应会阴山胡虏,也确实到了给会阴山胡虏谋条后路的时候。
当然,胡汉三或许的确还能上战场冲锋陷阵,但以余容的立场却绝不允许他轻易这么做。
所以余容真要安排的还是那些会阴山胡虏,至于说要不要让胡汉三教导盂州军武艺,这却还得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