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第22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身空间里有酵母,死面饼还是算了吧,直接蒸馒头,鱼肉小煎包也来几个,豆芽包子也别拉下。不行,死面的烙饼还是得做,不好吃没啥,主要是耐放,放上十天半个月再送过去,徐田曹肯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要弄这么多花样,韩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拉来韩羽韩虎,三个人好一通忙活,终于在傍晚把馒头包子和小煎包都搞了出来。

    除了馒头没有翻车,包子和小煎包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包子花褶不够美观,皮比馅还厚,小煎包底部只焦不香——韩羽舍不得放油。

    两点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并不影响众人对面食的喜欢。

    刚出锅的馒头,被大家撕成小块,放进嘴巴里慢慢咀嚼,柔软的口感让人极为舒适,细细品味之下,还有几分甜意。

    站在韩盈家门口,众人闻着麦香,回味着舌尖上的甜味,你一言我一句的说道:

    “这馒头真不错。”

    “就是,不咯牙。”

    “还是月女有本事。”

    “真香。”

    “要是以后日日都能吃到馒头就好了。”

    如今除了蒸米,并没有用来蒸馒头的工具。

    韩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蒸出来了七个成□□头大小的馒头。

    可围过来这群人,能有三四十个。

    七个馒头你一口我一口,直接就没了。

    看韩盈忙活了这一整天的模样,谁都没有脸再讨。

    好在,总有些人家,为了那几口粮食,多种了些麦子。

    于是趁着傍晚,大家热热闹闹的开始了换粮的活动。

    第17章损友一生一起走

    天渐渐黑了。

    习惯了黑夜中视物,韩盈觉着今天的月亮是挺亮的。

    这些干惯了农活的妇人和汉子,也快速的摸透了如何使用石碾。

    男人推,女人扫,吱呀,吱呀的声音,从傍晚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

    坚硬的食物磨损着牙齿,韩盈见到的老人,就没有一个牙齿还好的。

    那一口烂牙,平日里咀嚼食物,都极为费劲儿。

    贫穷,不代表着正常人没有感情。

    如今有了能够让老人吃上一口软些食物的办法,这些成年的孩子,摸着黑熬夜也要给父母碾麦。

    木轴吱呀吱呀,混合着石碾碾过麦子的声音,响了一夜。

    第二天,韩盈特地招呼过来这些人,把自己做的酵母团,和如何自制酵母发面告诉她们。

    其实韩盈若是瞒着,或者是兜售酵母,也能赚上一大笔钱。

    但她觉着没有必要。

    捂得越紧,越不利于麦面的推广。

    倒不如把这些简便的吃食传播出去,给平民的餐桌,增添那么一点点不同的滋味。

    她没有藏私,指点着大家如何发面,馒头要怎么蒸才好吃。

    在宽松的氛围中,有个会几手篾技的汉子,看着家中难用的锅,做出来个竹制的蒸笼。

    他连做数个,做好了就送给韩盈使用。

    韩盈哭笑不得的留了两个,剩下的全给退了回去。

    两个过来干活的石匠人纠结了好一阵,别扭着脸过来问韩盈,这石碾他们能不能也给自家做个。

    韩盈同意了,还说这石碾以后他们随便做,拿出去卖钱无所谓。

    石匠人觉着韩盈高义,加上在日常工作中听到了她的那些神异传闻,总觉着不能这么占便宜,

    他们不识字,不会刻名,索性在石碾上刻了个月牙,充作月女的标识,后来有人过来向他们订石碾,他们就给别人讲月女的故事。

    此是后话。

    忙活五天,韩盈新买了个大陶罐,装满白面,又带了一小罐麦麸,馒头、干面条,蒸包子,十二个硬挤出来的肉煎包,和两个蒸笼一大堆东西,由韩硕和韩羽跟着,架着马车去了县城。

    徐田曹今天在县衙上工。

    天寒地冻的,屋内就算是生着火炉,也没有多少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