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源上游,居民违章建造不合格粪池,排放口直通河道,形成一阵黄色“风潮”兵临城下,导致自来水氨氮值(粪便指标)急速上升,高于规定数值十倍;等等,等等。

    上月突被告知:东向水厂告急!当即便和市环境宣教中心的阿旦一同前往。

    “这不是吃屎吗?!”

    听了那位负责人诉说的苦经――城市布局不合理,工厂、居民区建在水厂的上游,工业、生活污水便直接水源,其中就包括大量黄色粪便,而色素和气味现有设备又无法消除――,我惊异的说。

    问及钓鱼时所遇情形,那位负责人更是叹气:温州市区自来水水源防护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取水点周围半径一百米范围内了绝对保护区,该区域内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活动,而石桥距取水口五十米还不到。市、区有关部门已研究并拨款解决此事数年了,但至今仍旧如故,真是令人不解啊!

    出厂后,耳边仍不时回荡着一句话:“你们知道吗?日前,温州市区居民大约人均每日饮用粪便,有一水杯啊!”望着绿树掩映的石桥上,那连续不断的黄色“长龙”更是迷惑,难道他们就不吃水了吗?

    红色的欣慰

    上午,总编又来催稿,说是期刊必须打印了。翻了翻计划,蓝、绿、黑、黄都写过了,这篇应当写红色了。回家后,在稿纸上乱划了几大张,终不能成篇。

    红色,在我们古老民族的词典中,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我们新中国的记忆里,是光荣、胜利的标志。但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它便有了酸雨、赤潮等环境严重污染的新定义。这似乎与其本意不符,令人很难下笔。

    随手日记,无心地浏览起来。忽然一段文字跃入眼帘:“下午,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理派人送来了样品,那是一小瓶红色的液体。”

    红色的!

    就象颗充满热血,跳动的心。

    是啊,那已是数月前的事了。那天接到好多电话举报:前一天下午,灰桥、洪殿一带,天降怪雨,是一种红色的雨。当时,因时隔十几小时了,无法取样,更无从监测分析,因而很难准确解答市民的疑问,大家都有一种失职的感受。

    下午,主任来电话:“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已收集了水样,速派人去取。”但人还未走,该公司就派专人送来了。经过监测,发现是附近染料化工厂的烟尘不合格排放造成的,对环境无大影响。大家不由松了一口气。

    事后,我一直想利用此事,这写一篇关于环保意识的文章,均未落笔。

    现在看到这篇日记,感到很是欣慰。环境是全人类的公共财产,属于我们大家,保护环境,仅靠环保人员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全民参与。“红色的液体”表明大范围、强烈的环境意识正在形成。

    今天,是“地球日”我突然想去九山河畔散步。看着身边正吐新绿的草地,抚着温暖的春风,漫游在清洁的九山外河边,回想起和区政府领导等千人大军一起挥汗清除垃圾的情景,倍感亲切。嘴里不由哼起了一支流行歌曲:

    红色代表我的热情

    白色的希望

    刚从风景秀丽的北雁荡山回来,很疲劳。晚饭后,便匆匆洗了澡。回到房间,泡上一杯新茶,关了灯,坐在藤椅上,沉浸于皎白的月色和 肯尼罗杰斯悠扬动情的歌声里,慢慢品尝,很有点情调。

    忽有好友来访,谈天说地,不亦乐乎。坐谈中提起近来社会上掀起的“环保知识热”友笑道:上次你已经“红色热情了,这回又准备写些什么?

    心中不由一动,便与友谈起这次少儿图画比赛。年初,接受这项任务时,大家感到很是为难――因为文件要求必须是儿童。虽然温州儿童一向有绘画的传统,但是一来我们的环保知识宣教尚未向少儿们普及,导致作品不会很多;二来温州历来以“屋内屋外脏”闻名于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让他们以“儿童与环境”为主题和内容作画,真不知会画出什么样子的图画。

    与区教委联系后,由于局里事务繁忙,便将此事抛之脑后。似乎时间不长,区教委通知我们去取画时,我才发现在短短的时间里,竟已收到三百多份作品。且多画出了儿童那独负天真的希望:蓝天、绿树、清水、花草、人和鱼、鸟、兽类们快乐地生活其中

    当时,我的心颤动了:多么皎洁的童心!

    是啊,难怪有人说过:最好的画就是在白纸上画出人们的希望。

    我想,也许通过这次比赛,儿童们不仅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画出了自己的希望――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也在他们那如纸的心灵播下了保护环境的种子。

    儿童是世界明天的主人,他们是环保事业明天的希望。

    灰色的遗憾

    仲夏的天上,汹涌翻滚的沉沉灰云,一如我不静的思绪;车窗外,飞逝而去的棵棵树影,恰似我急归的心情。离开故乡,近十五年了,已记不清故乡的容貌,只是那条故乡的小溪,时常流入我的梦乡,那清澈的水、五彩的鹅卵石,还有那两岸红了三月的桃花

    终于,踏上了故乡的路,心中异常激动,那条弯曲的小径,已变得平直宽敞。在镇上,和儿时伙伴唠叨着现在和过去的琐事。于是,我又提起了那条小溪,那横在溪水上的浮桥,那些桥边洗衣戏水的少女,在水面追逐回旋的小鱼众人竟静了下来。

    站在溪边,我也默然了。我清澈的小溪,混浊了,两岸的桃树憔悴了,蒙了一层厚厚的灰色,只是那桥已被水泥代替,桥大了,桥上却少了儿时孩童们的嘻闹声和那经年不断、由水夫用扁担吱吱唱着的古老乐曲。沿溪,几家蛎灰加工厂正发出隆隆的轰响声,已“惊”散了一切。

    我梦中的小溪?!

    “你伢子画得啥?”未进门,二伯的大嗓门,便触动了我。六岁的侄儿在一旁哭泣,画在桌上,很简单:一片灰茫茫中,用深灰色勾开了天地、小溪和桥等。题目:“我们的小溪”上面还有两个红字:“重画”我突然感到沉闷,是啊,无风的夏日。

    满目的灰色,职业的本能再次提醒我:污染,严重的污染!

    ――“是脏了点,(田里)收成也少了,可收入还多了呢。”“乡下地方,脏点有啥?”“现在也习惯了”

    句句答话,以及旁边那张稚气小脸上的指印,又令我哑然了。

    扫墓后,要走了。那汨汨的溪水已冲去了我童年的记忆,留下的难道只是那灰色的遗憾?

    我可亲的人们啊,你可晓得,拥有富裕的时候,更需要那绿、那清澈的溪、那芬芳的桃花它属于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无权破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