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玫瑰何时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丈夫和我是高中同学,那时侯我们就读于当地最有名望的一所重点中学。学校一直以治学严谨、校风淳朴驰名,谈恋爱是不允许的。

    在我们班,他是班干部,但他却以调皮捣蛋“闻名”全校,逃课、下课不做作业,早自习躲在宿舍睡大觉,对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然而他的功课却出奇得好,让人莫名其妙。那时的我,成绩中等,在班里也不活跃,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种。

    我们女生宿舍很大,全班20多个女生都住在一起,因为是高二分文理科改组的班级,所以同学之间相互都不甚了解,每天晚自习后、熄灯前的一段时间便成了“自由论坛”常常聊一些琐事,熟悉一下彼此的情况,常常无意间听到某某如何,某某怎样,也就侧面的知道了丈夫的一些“英雄事迹”和人打过多少架,主持班会如何精彩,参加校朗诵比赛如何慷慨激昂,打乒乓球如何所向披靡,甚至会看到讲他的女同学眼睛里闪动熠熠的光芒。

    后来班级组织学习小组,我和他一组,他常常找机会给我讲学习方法,居然卓见成效,他远远地甩下第二名,名列榜首,我也由中等进入了前五名。他告诉我“学习要用心、讲效率而不是死用功、身心俱疲”再后来,他给我写条子,说我“孤僻、乖戾”要我好好改一改;再后来他又说我“美得空灵,是秀外惠中、不染纤尘的女孩儿”让他“如痴如醉、刻骨铭心”

    再后来一直不和睦的父母几乎无法共同生活,母亲离开家,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每天在为母亲是否饥寒的担心中度过,四个多月的时间,不知道母亲如何熬过了春寒料峭的漫漫长夜,又熬过了蚊虫叮咬的夏季。在这段日子里,他给过我很多安慰,也把他家做好的饺子拿到学校让我带给母亲。高考之后,我放弃升学参加了工作,他则继续学业。

    在大学里他依然是叱咤风云、威风八面,大学生辩论会校长亲自为他颁奖,并总结说他是该校长任职多年来所见到的头脑最清楚、思维最敏捷、言辞最犀利的最佳首辩。他写信告诉我,这些光荣我没有亲见,他深感遗憾。

    那时候我很单纯,大有“可以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风范,只有他另觅佳人我才会别选才郎,不然我一定不会做“叛徒”讲的是道义,重的是承诺,而不是爱情。十八、九岁,还不知道情为何物,婚姻是什么东西。在我灰蒙蒙的心底里,婚姻总是和争吵、谩骂、殴打联系在一起的。

    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石家庄。从高中同学,到他大学4年,到之后工作,他用了8年的时间纠正我对婚姻的认识。他用中国人民对付日本鬼子的决心和坚持赢得了自己的婚姻。他终于结婚了,而我是他的结发妻子。

    至于两地分居,先不去管它。两年后有了儿子。婚后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然,顺理成章,如水到渠成。和丈夫真正相爱是在有了儿子以后,感受着他们父子俩深厚的感情,逐渐和他们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有一次我问他,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多选择,他却甘心从我而终;放弃城市的繁华喧嚣,回到封闭落后的小县城,非我这样的“柴禾妞”不娶了?他翻着白眼,学着酸腐的学究样、摇头晃脑地说“这柴禾嘛,也分好柴禾和坏柴禾。再者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既让我感到丈夫是传统意识浓厚的正派男人,也感于丈夫的深情厚意。再问:“我是不是你最最心爱的女人”?丈夫毫不客气地说:“酸死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