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喜结良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苏东二带着朱全奔向长白山下,一共走了半个月,渐渐地,苏东二发觉自关内逃到关外来开荒的人还真不少,连他带在身上的银子,在这地方也通用,这对苏东二的帮助太大了。

    就在长白山南麓老爷岭北边七里路远处,有一个地方叫镜泊湖,这儿有个村庄,村里面住的尽是穷苦的人。

    苏东二带着朱全来到这儿,他立刻喜欢上这里的美丽风景,只不过当苏东二带着朱全来到村子里的时候,天上已开始下起鹅毛似的大雪了。

    苏东二抖着一身雪花站在一家茅屋前,只见那茅屋的门关得很紧,有一股热气自门缝中挤出来。他上前拍门,道:“有人吗?”

    “谁呀?”

    “咱们是外地来的,天下大雪,想在这儿借个地方,不知方便吗?”

    “呀”地一声木门开了一尺宽,有个头戴皮毛破帽的老汉瞧了苏东二与朱全一眼,立刻拉开门,道:“真冷,快进来。”

    苏东二拉着朱全,二人走进茅屋里。

    苏东二从未见过这么穷苦的人家,当然朱全更未见过还有人家除了锅灶之外便只有一张大土炕。苏东二与朱全走进来,茅屋正中央地上用土砖围了一个火堆,老木头四五枝正燃烧着,有一个火架子吊在火堆上,里面也不知在煮什么。

    茅屋被烟薰得漆黑,如果不是那堆火,这间大茅屋子必然伸手不见五指,因为便是那个窗子也被一块大木板夹着破布堵住了。

    屋子里只有三口人,那是两个男人与一个老婆婆。他们是什么关系?

    一时间也难以看得出来,因为男女都包着头巾,男的都是大胡子,女的两眼泛红色。

    有个男的正躺在草坑上拥着破被子还在呻吟。

    苏东二与朱全坐在火堆一边的柏木凳子上,就见那女人取过两只大海碗,便盛了两碗玉米番薯汤送到苏东二与朱全手上,道:“吃吧,我们就只有这些了。”

    那个手背上有刀疤的男子又取了一盘鱼干放在火边,道:“自己打来的鱼,等这场大雪过后,我到山里打猎。”

    苏东二把自己吃的酱肉拿出来,笑道:“呶,咱们大家一齐吃。”

    那女的面有喜色,道:“唷,你还有肉呀,真香,太好了。”

    这女人边说着,也不用刀切,伸手抓了一块便走到土坑边,道:“二娃子,吃,解解你的馋。”

    土坑上的男人“哎呀”一声转个身,伸手接过酱肉便吃了起来。

    苏东二立刻看清楚土坑上是个受了伤的汉子。

    奇怪的是朱全,他很快地吃完那么大一碗番薯玉米汤,酱肉倒是未吃一口。

    苏东二吃着,见女人回身过来,便问道:“他好像病了,是吗?”

    女人面皮一紧,道:“我儿子已经伤了一个多月,唉,命苦啊!”苏东二这才知道土坑上躺的是这女人的儿子,这男子叫二娃子。

    苏东二道:“怎不找大夫为他治病呀?”

    那女人似是觉得好笑,道:“找大夫,谁不知道找大夫?没钱呢。”

    苏东二笑笑,道:“容易,我送你们些钱,快去请个大夫为他治伤。”

    他自袋中摸出一锭银子放在土坑上,又道:“不够我还有。”

    女的愣然了,两个男的也怔怔的,就听另一男人道:“大哥,明日天亮我去春阳为你买伤药。”

    苏东二立刻明白这两个男人是兄弟,那女的就是这二人的娘了。

    苏东二道:“不能把大夫请来吗?”

    女的摇摇头道:“这么冷的天,请大夫呀,那得用轿子去抬,咱们嘿”她指着土坑上的二娃子,又道:“把伤药买回来就已经不错了。”

    苏东二放下手中大碗,道:“可是打猎受的伤?”

    女人抹下头巾露出满头灰发,愤然道:“听你这么问,你是刚由关内赶来的?”

    苏东二点头,道:“不错。”

    女人指着自己,道:“我们是胶州人,来时一家四口,他爹就在这镜泊湖边开一片荒地,平日里都靠在湖中打鱼为生,唉,谁知道这儿是那个可恶的乌拉西藩地,住在这儿可以,但不论什么收成都要三七分帐,乌拉西索去七成呀。”

    苏东二道:“乌拉西是地主呀?”

    女的道:“乌拉西是王,他们女真国的王爷。”

    火堆边的男人对苏东二道:“朋友,你打算往什么地方去?”

    苏东二道:“我打算就住在老爷岭。”

    要知那老爷岭也是长白山一座山峰,紧紧地倚着镜泊湖东岸,山势也甚雄伟,每年大半山头有积雪。

    那男的摇摇头,道:“就你同这娃儿呀,别住这儿吧,这儿是兔子也不拉屎的赤贫之地。”

    苏东二笑笑道:“我已经决定了。”

    那女的遥指老爷岭,道:“山下有猛兽,倒不如住在这附近。

    这娃儿是你的吗?”

    苏东二道:“我是他叔叔。”

    床上的二娃子开口道:“朋友,遇上乌拉西的人千万躲远些,惹上他们就麻烦。”

    苏东二淡淡地道:“我知道,我会躲着。”

    他拍拍坑上的二娃子,又道:“他们把你打伤的?”

    二娃子道:“就在这一场大雪的十几天前,我弄了一头山猪,兄弟与我抬回来,准备这个冬天有肉吃,唉,半道上碰到乌拉西的一伙人,要把山猪三分七,我只不过同他们争了几下子,他们便出手揍人,我”

    另一男子拍着巴掌道:“整条猪被他们抬走了,我哥被打得直到今天还起不来。”

    女的道:“三娃子,你睡在火堆边,明日一早去为你哥抓伤药。”

    这三娃子真听话,取来一张狼皮就在火边歪身睡了。

    那女的又抛给苏东二一张狼皮,道:“天冷早早睡,咱们这穷地方的人都是一样,天冷早上炕,天亮喝碗汤,我看你二人是富家子弟,不知你二人怎么会喜欢上这地方。”

    女的当然不会知道,如今的苏东二与朱全二人比之他们一家还可怜。

    朱全就一直不说话。

    苏东二把狼皮往朱全身上裹着,他自己却直愣愣地坐在火边闭上双目。

    苏东二武功高,他不用躺下去睡,运起内功也御寒。

    苏东二只在这茅屋里住了一晚,这—晚对他而言真是不自在,因为他不能在这儿吹笛子。半夜里,他取出他的笛子来,他面上有了笑容,他每次取出笛子,总是微微一笑。

    苏东二只有出刀的时候才发怒,只不过他不再打算以武功对付人了。

    苏东二既然带着朱全躲到女真国,当然要把他的刀收藏起来,他甚至不打算露出自己的武功。

    天亮了,当三娃子准备去春阳镇上为他的哥哥买伤药的时候,苏东二也带着朱全走了。大白天,苏东二发现附近还有几户人家,从人们住的屋门附近挂的鱼网,便知道那些人靠打鱼过日子了。他背起朱全,拔步疾往山中走,寒风有些刺骨,他脸上的几根胡子也被冻得宛如钢针。

    老爷岭他并不深入,就在俯视湖面的一段山崖上,他走了十多里远,才发现靠湖面的一道岭上有一道陡崖。

    苏东二就是要找这种地方,因为便是山上有雪崩,那些崩落的雪堆也会落人二十多丈深的湖中去。就在老林子的一边,大树半遮山崖处,苏东二发现有一块大石直立在断崖边,他就觉得奇怪,这石头绝非原地的石头。

    拔去干草,扒去碎石,苏东二全力贯注在双手搬动那块三百斤重的大石头。

    苏东二还真的用尽平生力气“轰”地一声,石头被他搬开一尺又停下来,苏东二立刻闪身暴退,因为石后是个洞口,洞口只不过二尺宽三尺高,他怕有野兽在里面。

    一阵等待后无动静,苏东二这才打亮火折子,随之燃上一支火把来。

    “小全啦,你别进去,等我出来。”

    朱全点点头,道:“叔叔小心!”

    苏东二低头往洞中走去,进了三丈深,便对洞口的朱全叫道:“小全快进来。”

    洞口朱全听得苏东二的呼叫声,便拨草走进洞中,他发现这洞好干净。

    朱全走到苏东二身边,就听他道:“太好了,太好了,这儿原是有人住的呀。”

    朱全道:“叔叔,别人的洞,我们可以住吗?”

    苏东二道:“没关系,便是借住吧,顶多付些银子给人家。”

    他举着火把往洞中走,又走了几丈深,便发现一边有间石室,厚厚的木板铺地上,还有几张老棉被叠得十分整齐放在最里边。

    苏东二站在一大堆干柴前面笑了:“太好了,柴火也有了,还有锅碗呀。”

    一边放个小木桶,苏东二对朱全道:“一切齐全,这地方必是有人歇脚之所,也许冬天人不在,过了年会再来,过去我曾听过不少人春夏出关外,寒冬回家乡,哈正好咱们借住下来了。”

    朱全道:“叔叔,咱们以后吃什么?”

    苏东二笑了。他不必对朱全解释,但他也没忘记五台山万愚和尚的话,找地方把武功传给这小娃儿。

    要知这朱全可是生在富贵之家,当朝的皇帝老子百分之百是他的爷爷,他怎能吃这种苦?但苏东二也知道这朱全,他的小小心灵上,早就忘了自己出身皇族世家,他心中塞满了仇恨,也塞满了爹娘的影子,将来的生与死全靠他将来的表现了。

    苏东二就在第二天开始调教朱全,他的教法很简单,只叫朱全每日里趺坐在洞口草丛中,双目不动直视那山崖下面的镜泊湖。

    除了练目力,每天正午他把内功输给朱全,苏东二正是这样全力调教朱全。

    苏东二不发愁粮食短缺,他狩猎供食。他狩猎不用刀,而是用笛子。

    苏东二每到夜晚,他就会走到山崖边吹他的笛子,他的笛音已出神入化,何止是震慑,心魄,几乎有夺人心志的功力。

    如果他吹笛子,附近就会出现虎狼狐狸,有时还会出现大灰熊。

    苏东二绝不滥杀,他只猎够两个人吃上三天的便不再多杀一只野兽。

    苏东二最喜欢长白山野兽,猎一只就够二人吃上两天。

    朱全似乎不在乎吃什么,那小小的面孔充满坚毅之色,倒出乎苏东二意料。

    太阳好不容易露出云端,山风也似乎小多了,苏东二吹着笛子坐在山崖上一棵大树下。他早已发觉附近来了几只野狼,但更令苏东二心喜的,乃是一只大花鹿奔来了。大花鹿也来听笛声,奇怪的是山崖上还有两只大灰熊,这些野性凶猛的东西,在听了苏东二的笛声之后,一只只都驯服得变了性,坐得还真端庄。

    苏东二也许得到了鼓励,他吹得更有劲,那笛音悠扬地散播在半山峰,仿佛这世上充满了祥和的生气。这时候有几十只乌鸦也飞过来了。

    苏东二发觉那长角鹿走近来了,他的心中窃喜,因为鹿血对于朱全最有益,朱全正在苦练功夫呢。

    苏东二心中在叨念:“鹿啊,别怨我苏某人,实因为我太需要你了。”

    就在这时候,苏东二突然发动了。

    苏东二平飞而起,那花鹿还未及反应逃走,便一声低鸣倒下了。

    苏东二右袖抖出一道电芒疾射,狠狠地扎进花鹿的颈子上,好大的鹿眼直瞪,苏东二双手抓起来便托在肩上往断崖下走去。

    他背着死鹿,却把花鹿中刀的地方与自己的口吻在一起,他用口堵住鹿血往外流。就快到他的那断崖了,忽见朱全奔过来。

    朱全指着山下道:“有十多人追上来了,叔叔。”

    苏东二不管别的,他立刻叫朱全把嘴凑到花鹿出血的颈子上,道:“快吸,能吸多少尽量吸。”

    朱全不敢多问,便把口凑上去了。鹿血是带着些许涩味的,但天冷最有益,尤其是正在练武的朱全,他太需要了。

    苏东二看朱全如此狂吸,心中十分高兴,他就是叫朱全吸个饱的。突然间,附近林子里一声断喝:“什么人弄死王爷的花鹿?”

    就在这吼声里,十一匹健马打雷似的自山坳处奔驰而来,寸个大汉护卫着一个身穿似官服的红面大汉,一下子便把苏东二人围在中央。

    朱全仍在吸鹿血,苏东二不叫他停,他就一直吸着。

    苏东二这时候才抬起头来,他冲着这些人一笑,道:“各位你们这是”

    长鞭“啪”地一声抽过来,苏东二不回避。他挺着上身挨皮鞭,仍笑着。

    “妈巴子的,你可恶。”

    苏东二道:“我可恶?”

    “你刺死王爷的花鹿,还不可恶?”

    苏东二道:“王爷的花鹿?我们在大山里杀的呀。”

    “啪。”

    苏东二又挨了一皮鞭,他仍然笑笑,道:“我并未去王爷家中猎鹿呀。”

    “妈的,这里的山山水水全是俺们王爷的,小子啊,你没听过乌拉西王爷吗?”

    苏东二全身一紧,他这才想到茅屋中那母子对他说过的话。

    这一带全是乌拉西的藩属,这花鹿当然也是乌拉西的东西了。

    苏东二道:“你们王爷他是”

    那红面怒汉开口了:“本王今天来狩猎,你是何人敢在我的地面上杀生?”

    苏东二忙施礼,道:“在下无知,在—下有罪。”

    乌拉西哈哈笑了。

    红面大汉哈哈笑道:“看你这一身穿着,你同这娃儿大概是刚来关外吧?”

    苏东二忙点头,道:“还是王爷高明,才来不过几天。”

    他指着大山,又道:“原来这里是王爷地盘,小人无知,小人下次不敢了。”

    苏东二变了一个人,他怎么会对这些人如此卑躬?他是太行山区杀手,他如果出刀,这些人大概都难逃一死。朱全就瞪大了一双眼看着苏东二。

    朱全当然不会知道苏东二为什么会这样。

    马背上的红面王爷乌拉西愉快地道:“可知本王定下的规矩?”

    苏东二当然知道,在他属地上生活的人们,一切收成都应三七分帐。

    但苏东二知道偏说不知道,他摇头道:“在下刚奔关外,什么也不知道。”

    乌拉西对身边的粗壮大汉吩咐:“和侍卫,把咱们这儿的规矩告诉他。”

    姓和的抖了一下皮鞭,对苏东二道:“记住,这儿的一切都是王爷的。”

    苏东二道:“我已知道了。”

    姓和的又道:“王爷非常欢迎从关内来此恳荒的人,咱们地方大,地上物产十分丰富。”

    苏东二又点着头。

    姓和的又道:“只不过王爷这是恩赐,叫你们来开荒的人安心住下来,所以你们也要回报王爷。”

    苏东二忙点头,道:“应该的。”

    姓和的点着头道:“你是个随和的人,我很喜欢你这样的人。”

    苏东二道:“往后多指教。”

    姓和的道:“以后你们不论什么收成,七成送入王府,三分留为己用,足够你们过日子的了。”

    苏东二道:“够吃饱肚子就好,感谢王爷恩典。”

    乌拉西哈哈一笑,道:“你这小子很讨本王喜欢,好吧,快把这花鹿剥皮,留下一半鹿肉,足够你二人吃上十天半月了。”

    他传言一出,就听“呛呛”两声拔刀声,只见两个大汉奔到死鹿两边出刀便杀,二人似乎是剥皮行家,很快地剥下鹿皮,另一人已取了个布袋,砍了一半鹿肉抛在地上,另一半连着鹿皮全部装袋。

    乌拉西鞭指深山,吼了一声:“走!”

    这批人匆匆地往深山之中驰去了。

    朱全十分关心苏东二,他奔到山崖边看那批人走远,才挨到苏东二面前,道:“叔叔,他们鞭子打你,他们好狠,打伤叔叔了。”

    苏东二淡淡一笑,道:“他们打不痛叔叔的。”

    朱全道:“我看他们鞭子抽打叔叔,我恨死他们了,我

    太小了。”

    苏东二把手掌摊开,他的手掌上明显有一小段皮鞭,但仔细看有三段。

    朱全愣住了。

    苏东二笑道:“小全呀,皮鞭抽打人,重力在鞭梢,叔叔只弄断鞭梢,鞭子抽在身上便不觉太痛了。”他抛去手上抓的鞭梢,又道:“何况叔叔又是练功夫的人,你要知道,咱们练功的人应学会挨打,自己能承受被打,便有机会对敌人出刀,你听懂了吗?”

    朱全忙点头笑道:“原来叔叔这样呀,嘻”只有半只鹿还没皮,血淋淋的鹿肉也有三十斤,苏东二只左手提着,便拉着朱全往山洞中走去。他心中明白,他如果对乌拉西王爷出刀,消息会立刻传开,那么,这地方他们就住不下去了。

    苏东二需要荒山藏身,他有保护朱全的义务。他带着朱全出关避祸,看上去似乎勉强些,但当他知道霍先生的目的是救朱三王爷,他便释然了。

    山洞中苏东二把半只鹿肉架在火架上烤起来,朱全未动手,他也不会动手。

    朱全听苏东二的话,背诵着武功心法,他端正地打坐,全神贯注地在练内功。

    朱全这孩子还真是有心之人。

    山洞中藏着盐巴、大蒜、辣椒之类,苏东二全用上了,看上去他们的日子是苦了些,但苏东二却很快乐。他到此刻才深深地体会到往日的那种日子不是自己的,如今才是真正的自己。当一个杀手只会等着为别人操刀,这人便不属于他自己的了,因为生命是操在别人手上,有一天遇上更厉害的敌人,便是生命结束之时。

    他现在多么愉快呀,夜来坐在山崖上,望着镜泊湖,看着那点点灯火亮在湖面上。

    那是住在镜泊湖附近的渔人们在抓鱼。

    这些天苏东二发觉渔人们举着灯火,把结了冰的湖面敲开个冰洞,灯火举亮,鱼儿就会游过来,他只一看到湖面上辛苦的渔民们,便忍不住为他们吹奏笛子。

    苏东二的笛声随着寒风飘向湖面,却也令湖面上的渔民们鼓起更大的精神,露出微微的笑靥。笛声也有魔力,便使鸟也不安份地吱吱在叫了。

    苏东二也传授朱全吹笛,不料朱全一开始吹不出半点声音,苏东二立刻明白,想吹响他手中笛子,那得加强朱全的内功。于是,苏东二更加紧促使朱全下苦功了。

    开春了,但长白山区仍然寒风刺骨,似乎比之下雪天更冷,当然,这是因为溶雪的关系。当地的人们都知道下雪不冷化雪更冷的道理。

    苏东二常常一个人走到镜泊湖岸附近的渔家,他也把自己身边的银子送给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

    这里二十多户渔家对于苏东二是欢迎的,尤其当苏东二吹起笛子,不少人会围上来聆听,也随苏东二陶醉在他的笛声里而忘了一切烦恼和痛苦。

    有一天,苏东二刚刚走出洞口,远处骑马来了三个大毛面汉子。

    苏东二一看便知道是乌拉西王爷的人来了。

    果然,正是乌拉西王爷的大侍卫和金山率领着两个手下家将来找苏东二。

    苏东二站着等这三人走到面前,他微微地笑。

    和金山拢住坐骑,怒目直逼苏东二,叱道:“姓苏的,怎么一个冬天过去了,不见你把收成的东西送去王府?”

    苏东二道:“有呀,只不过等弄得多了便一次送献王爷的。”

    和金山冷冷道:“你可以送去了。”

    他看不到洞口,便与三人下了马又道:“你这一个冬天一共存了多少呀?”

    苏东二道:“不多呀,只四头猎物”

    和金山道:“什么样的猎物?快带我去瞧瞧。”

    苏东二—笑,道:“我住的山洞呀,又臭又脏的,别惹得大侍卫不高兴。”

    和金山冷冷道:“带路,妈拉巴子的,我对于你们这些出关开荒的家伙太了解了,既奸又猾,不是东西。”

    苏东二淡淡地道:“是,是,小子带路,大侍卫呀,山道滑,你好走。”

    他带着和金山三人到了洞口,用手一指,道:“大侍卫,你可要进去?”和金山低头看了一眼,他还真的进去了。

    两个大汉在洞口听那和金山在洞中一声吼:“这儿暖和和,还有烤肉吃。”

    他拍拍手叫:“都进来吧!”

    洞口的两个大汉进去了,苏东二指着石墙壁上倒挂的三头猎物,只一看就知道是两只花豹、一头灰熊,单是灰熊就有百多斤。

    苏东二道:“大侍卫,这壁上挂的三份是我的,七份是要孝敬王爷的。”

    和金山沉声吼叱:“放屁,你拿我和大爷当驴呀!我问你,一个冬天你们吃掉多少王爷地面上的猎物?这火架子上的是什么?鹿呀,免崽呀,你还说什么三分是你的。”

    他把大手一挥,吼道:“统统拿出去。”

    他似乎想到什么了,又道:“喂!小子呀,你不是还有个娃儿吗?人呢?”

    苏东二笑笑,道:“顽皮,不知野到哪里去了。”

    这时候两个毛汉已把壁上挂的猎物往洞外抬去,和金山手上握着皮鞭四下看。

    洞中只有破棉被,他耸耸鼻子对苏东二道:“说真的,你小子是怎么猎到这些猛兽的呢?”

    苏东二笑笑,道:“我弄陷阱呀,要不然我又不会用刀子,我只是一个人呀。”

    和金山哈哈—笑,道:“我想你大概也只有这样子下手,哈你比那些抓鱼的聪明勇敢,只不过”他往洞外走,苏东二跟出去。

    和金山在洞口突然回过头来冷沉地对苏东二道:“你以后别打猎,去抓鱼吧。”

    苏东二一怔,道:“为什么?”

    “啪”的一巴掌打在苏东二脸上,苏东二不闪躲,面上立刻热辣辣的。

    和金山叱道:“以后记住,在我面前是不许问为什么的,知道吗?”

    苏东二忙点头,道:“是!是!”和金山道:“我便告诉你,似这些凶恶猛兽,咱们王爷最喜欢猎杀,如被你狩猎减少,岂不扫了我们王爷的兴头,所以你以后下湖抓鱼去。”

    苏东二心中不是味儿,但仍然道:“是,是,以后我同渔民一样下湖抓鱼。”

    和金山道:“抓了鱼一样三七分,知道吗?”

    苏东二急忙再点头,道:“是,是,三七分帐。”

    三样猎物被驮在马背上了。

    苏东二仍然面带笑,他看着和金山三人拍马而去,口中喃喃地道:“这就是江湖,江湖就有这种人物,江湖也少不了我这种人”

    苏东二是什么人物?他乃太行山区大杀手也。

    苏东二没有再进洞,他走到一处断崖边坐下来。他又吹起笛子来了。

    附近传来朱全的声音:“叔叔。”

    苏东二转头看断崖,道:“累了就上来吧。”

    朱全跳跃着到了苏东二面前,他举着双手叫苏东二看,道:“叔叔,你看。”

    苏东二看着朱全的双手,点头笑笑,道:“不再出血了,很好。”

    他叫朱全练的是什么功夫,但见朱全的十指与手掌宛似多了一层老皮一般。

    苏东二指着山洞,道:“回去吃了东西歇着,今天我到湖面瞧瞧。”

    朱全很听话,立刻走回洞中去,他是不会问苏东二为什么要去湖边的。

    苏东二吹着笛子走向渔村,迎面就遇上二娃子与三娃子兄弟二人。

    二娃子的伤早好了,兄弟二人见了苏东二真是一番亲切的笑容。

    “贤昆仲来打鱼呀?”

    二娃子指着镜泊湖道:“冰散了,湖上可划船了,苏家兄弟,怎不到我家坐坐?”

    苏东二道:“乌拉西的大侍卫不叫我打猎,他命我打鱼,所以我来瞧瞧。”

    三娃子冷冷道:“可恶。”

    苏冻二道:“没办法,这是他们的地头,再说这儿除了打猎便只有抓鱼了。”

    二娃子一声笑,道:“抓鱼,我兄弟教你,如何?”

    苏东二道:“给我一支竹竿子,我钓鱼。”

    三娃子笑笑,道:“也够过活了,走,跟我们回去,我送你两根钓竿。”

    苏东二点头笑笑,道:“我不想打太多的鱼,只要够过日子就好。”

    二娃子道:“对,打多了都被乌拉西的人抢走了,倒不如把鱼留在湖里好些。”

    三人一起到了二娃子家里,苏东二自从上一回来过,至今已三个月了这才再来。

    女人见了苏东二,笑呵呵地道:“正想着你呢,你却真的来了。”

    苏东二道:“有事吗?”

    女人把番薯拿了一些放一边,道:“苏家兄弟,回去的时候带着,用火烧熟了好吃的,娃儿最爱吃。”

    苏东二心中想:“北来开荒都是善良人,却偏偏遇着女真国的人不讲理,专门欺压善良。”他心中也以为,如果不是为了朱全,他是会为这些可怜的人讨回些什么的。

    苏东二取了钓鱼竽又拿了一些番薯走回洞中,朱全见了很高兴,有烧番薯吃了。

    苏东二就在天黑的时候,拿了鱼竿走到镜泊湖边,他把钓竿上了饵抛入水中,却独自坐在那儿吹起笛子了。他只一吹起笛子,便忘了眼前的一切。

    这一带的渔人们都知道有一个心地善良、勤劳吃苦、英俊的小伙子苏东二,带着一个娃儿住在山洞中过日子,苏东二的笛子是迷人的,不只是人们爱听他的笛子,便是鸟兽也一样会入神。

    但他心中也明白,他吹笛子是运内功,气由百穴生神,吹出的声音就通天了。

    果然,这一晚苏东二钓得两条湖中鱼,他提了鱼便走向山洞中,两条鱼三斤重,一天的生活够吃了。但他忘了,他应有十分之七要交到王府的,他不能忘了这件事。

    苏东二不打猎了,他钓鱼。

    苏东二发觉钓鱼也有一定的乐趣,他把钓竿踩在足下,边吹笛子边钓鱼,奇怪的是湖中鱼儿不惊慌,十分照顾苏东二。然而苏东二不贪心,钓上三五条就不下钓了。

    有一回苏东二在山洞正在烤鱼呢,洞口忽然来了两个大个子,两个人还背着布袋。

    “喂!姓苏的走出来。”

    苏东二走到洞口笑笑,道:“是王爷府的家将呀,找我有事?”

    一个大汉走近苏东二,他拍着苏东二胸口,沉声道:“怎么了,你忘了?”

    “我忘了什么?”

    “你忘了把东西送王府呀,三七分帐你不干?”

    苏东二笑笑,道:“二位大哥,是这样的,这些天在湖西钓鱼,我是个生手,钓上半天也不过三两条,仅够我两个人温饱,所以就没把东西送过王府”

    “混帐,便是钓三条吧,两条应该送王府。”

    苏东二道:“我们还不够吃呀。”

    “啪”好—个巴掌打在苏东二面上,那汉子冷叱一声,道:“可恶!”

    “你打人啦。”

    “打你是叫你记住,以后别忘了送东西去王府。”

    苏东二抚摸着两颊,点点头道:“是,是,我记住,钓了鱼三七分帐送过去。”

    两个大汉彼此一瞪眼,忽然那大汉一把推开苏东二,立刻歪身冲进山洞里。

    朱全坐在火堆边烤鱼,见冲进一个大汉来,忙闪身退一边。

    那大汉在洞中仔细搜一遍,果然只有五条鱼,他还真的不客气,把烤熟的两条鱼拿了就走。他出得洞外,把其中一条交在另一大汉手上,两人边吃边往山下走去。

    苏东二面无表情,他看着两人走远,便对朱全道:“把剩下的鱼烤了你先吃,我到湖边走走。”

    朱全道:“叔叔,先吃—条鱼再去吧。”

    苏东二道:“叔叔不饿,你多吃点,吃了去练功。”

    苏东二去了,他吹着笛子走到湖边,这时候他肚子里憋着一股子怨气。

    他的笛声就好像是万马奔腾,没多久,灰暗的天空中飘来大片乌云,好像又要下雪了。他面对着湖面吹起笛子来不稍停,从笛音中他由激昂而转为忧伤,然后又是畅快行云流水的调子。

    于是,湖面上传来打渔人的欢乐笑声与喊叫——

    “苏家兄弟好笛声,老人听了也年轻,山中猛兽不咬人,天上鸟儿也唱鸣,哈”“苏家兄弟呀,吹得好,吹得妙,吹得大伙哈哈笑,大伙的精神可大了。”

    苏东二吹笛更加起劲了。

    苏东二的笛声是凝聚内力吹奏的,到现在,一般人吹他手中的笛子是吹不响的。

    苏东二不必对别人解释什么,心中明白,这些淳朴的打鱼人是不会知道他的真功夫的。只不过他兜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他那悠扬的笛声不仅为苦难的渔民带来了欢乐,便是飞鸟听了也会附和着大叫几声,凶恶的猛兽几乎在笛声中驯服得宛似家畜一般,令人称奇。

    有一天夜晚,苏东二坐在湖畔吹笛子。

    他已经吹上了两个时辰了,看上去他吹得更起劲。他为什么如此嗜爱吹笛子?

    其实说穿了,苏东二是在气功上下功夫,如果有人能看到他在吹笛子之后抖然暴伸右臂,一道寒茫几乎一丈那么长,然后在瞬间消失,便会吓一跳。

    传言有人会驭剑,那么苏东二几乎快要驭笛了。

    世上有许多神奇事情,有些是很难令人相信的,此刻苏东二便遇上一件十分怪异的事情。他吹的笛声悠扬地飘荡在镜泊湖面上,久久不散,就快三更天了,忽见湖水中一片光芒出现,照得湖水上下通明,使湖中水草与游动的鱼儿也清晰可见。

    苏东二却不为这一幅奇景而停下笛子不吹,相反地,他吹得更加有劲了。

    于是,有的渔民发现了这件怪事,纷纷奔到湖边去观看这难得的奇景。

    渔民们还未奔到苏东二坐的地方,迎面出现一位长髯老者,他对这些渔民们吼叱道:“你们看什么?这是湖仙把湖灯点亮了,还不趁机会去打鱼呀。”

    渔民们几乎快迷糊了。

    老人家再一声雷吼:“还不快下湖撒网?”

    大伙如梦初醒,立刻往回奔走,没多久又奔回来。

    鱼船摇动了,大伙自四面八方往最亮的地方撒网,果然大伙满载而归,尽是活蹦蹦的鲜鱼。

    苏东二不须钓鱼了,他不是不钓鱼,乃是渔民们都不叫他钓鱼,大伙要他天天坐在湖畔吹笛子。至于往乌拉西府中送鱼,也由渔民们代他交了。

    苏东二的笛声出神人化了。

    苏东二出刀的功夫也已到了收发自如,心刀合一的境界,这才是苏东二的真正目的。

    他在气功上不知高到什么境界,但他曾出掌击向湖面,相距两丈打得湖水飞溅。

    一天深夜,湖面上已不见有渔民了,人人满载而归,笑声消失在渔村,而苏东二却仍然在吹他的笛子。

    苏东二吹完一段令人神采飞扬的“落阳调”时,忽然发现湖面发光的地方飘然有个十分俏丽的姑娘,往他这边过来了,那姑娘只飘了一小段水程,忽然往湖底沉去。

    苏东二大吃一惊,他急得一声喊叫:“有人落水了。”

    苏东二叫着立刻投入水中,湖水冰凉也不管了,他抓住姑娘的衣裳,拖住就往岸上游回来。

    姑娘被救上岸,笑嘻嘻地对苏东二道:“你的心眼真好,你是个热心为别人的好人。”

    苏东二道:“姑娘怎么会在湖面上?你”姑娘一笑道:“你是不会知道的,我是不会被淹死的,因为我的家住在湖底呀。”

    苏东二吃一惊,因为当他救姑娘上岸以后,湖面已不再明亮了,倒是这位姑娘头上大放光彩,好大的一颗珍珠就在姑娘的头上镶着。太过神奇了,也令人难以相信。

    苏东二心中疑窦丛生,只不过他艺高人胆大,便是鬼狐之类,他也不放在心上。

    然而,苏东二又不得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件事情,尤其是姑娘头上戴的那颗珍珠。

    苏东二不得不相信姑娘说的话。

    姑娘说她的家住在湖底,这可能是他的笛声才把这位姑娘引到水面来了。

    苏东二仔细看这位姑娘,唔,姑娘生得太美了,他从未见过这么美的姑娘。

    苏东二就以为,姑娘非人,她是仙女。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长白山上怪事多,神仙狐仙常遇见,苏东二遇上的姑娘是什么样的人物?这光景得由苏东二去寻找答案了。

    苏东二心中虽然疑云重重,但他对这位姑娘的出现依然是满面从容而又愉快的,当然,苏东二并非一般凡人俗士之流,他在武功上的修为,已到了出刀如电的地步,他吹出的笛声是震憾云霄的。

    奇事虽发生在苏东二的身上,他却以平常心态视之,他也把姑娘视为常人对待。

    扶着姑娘轻盈的身子坐下来,苏东二开汀见山地道:“姑娘,这几天多亏你夜夜照亮湖水,引得鱼虾大量出现,令这一方的乡亲穷苦之人有了丰收,我苏东二代表他们向你致谢了。”

    姑娘露齿笑道:“不用谢我。”

    苏东二惊呆地睁大眼睛,他为姑娘的美齿而惊叹。

    苏东二从未见过如此雪白的牙齿,一颗颗闪闪发着光亮可爱极了。

    “你”姑娘再一笑,道:“希望不会吓着你”苏东二道:“姑娘,你太美了。”

    姑娘却并不高兴苏东二的这句赞美,她淡淡地道:“美,就好了,加上一个‘太’字就过分了,天下事都不宜过分的,你说我太美就会遭天忌。”

    苏东二—怔,姑娘的话有道理,凡事不要太过,适可就为止。

    ,

    苏东二一笑,道:“我说的是心中要说的,姑娘,你是来自”

    他遥看湖面,不见有小舟,以怀疑的眼神看着姑娘。

    姑娘笑道:“我名叫珍珠,我家住在湖中,我不是仙女,只是一个舞奴而已”

    她大方地看着苏东二,又道:“我听到十分动听的笛声才走出来的,想不到你能吹得那么好听。”

    苏东二笑了。

    珍珠又道:“我们那里也有乐师,但他们的吹奏比之你的,功力上便差了许多。”

    苏冻二道:“珍珠姑娘,如果你喜欢,我会天天在此为你吹奏。”

    他抚摸着笛子又道:“我现在就为你吹奏一曲云裳仙子。”

    珍珠抚掌道:“太好了。”她露出十分喜欢的样子,把身子更靠近苏东二坐着。

    于是那悠扬的笛声带着令人陶醉的云波扬调,慢悠悠地往湖上飘去,飘到不知处的烟波浩渺中。珍珠似也沉醉在乐声里,这儿已没有杀伐,这里只有欢乐。

    珍珠忍不住地飘然而起,她莲步轻舞,柳腰闪转,一种赏心悦目的舞姿就在这动听的笛声中现露出来。苏东二见珍珠姑娘如此配合着他的笛音,心中更是欢喜,便也更加运力地吹奏,两个人已进入忘我之境,不知身在何处地都笑了。

    此时,有一种十分奇怪的声音传来,只见珍珠姑娘立刻站起身子不再闪转而舞了。

    她对苏东二道:“今夜我太高兴了。”

    苏东二道:“我也一样快乐。”

    珍珠姑娘大方地伸手拉住苏东二的手,笑笑道:“我要走了,天快亮了。”

    苏东二道:“我不送,我只想看到姑娘,我不想知道太多有关姑娘的身世。”

    珍珠姑娘道:“我更放心。”

    苏东二道:“如果姑娘喜欢我吹笛子,我会天天吹给你听的,不论你来与不来。”

    珍珠姑娘愉快地笑了。

    她缓缓地转过身,那么轻盈地往黑暗中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