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官立大学的校长啊。
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文笔自然是没得说。
朱由榔甚至觉得文安之来写这篇文章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不过万事开头难,文安之应该也是想要皇明日报有个好的开始,这才亲自执笔。
等一切步入正轨,趋于稳定之后,估计文安之就要退居二线,让年轻人接棒了吧?
毕竟总编纂只需要负责大局,具体的版块可以给后生们去做。
若是事事亲力亲为,以文安之这个年纪真得累坏了不可。
“陛下谬赞了,老臣不过是信手偶得之。”
文安之还是很谦虚的,和声解释道。
朱由榔接着去看,有一些版块讲了朝廷一些政策。
譬如迁都成都,鼓励百姓到四川定居。对来四川定居的百姓给予免除赋税一年,以及按照人数分发田地。
至于盐政等等也有提及。
朱由榔微微颔首。
对于报纸的内容他很满意。
有了政策宣传,朝廷的意思便能让更多的人知晓。
越来越多的人向四川迁移,朱由榔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皇明日报的内容有些过于严肃,朱由榔倒认为问题不大。
既然是朝廷官报,就要有个官报的样子。
过于关注那些花边事件,反而会降低报纸的权威性和形象。
“文阁老,这报纸很好,就照这版本刊印吧。”
“老臣遵旨。”
文安之拱手领旨道。
稍顿了片刻,文安之接道:“老臣此来还有一事。”
“请讲。”
朱由榔对文安之很是客气。
“老臣想去做太子殿下的老师。”
额,这个...
这个朱由榔还真是没有想到。
照理说皇明太子应该接受最好的教育。
不过太子朱慈煊却是个例外。
由于出生在乱世,朱慈煊一直跟着朱由榔跑路,根本没有时间认真系统的进行学习。
也就是李定国拥护朱由榔进驻云南之后,才勉强得到两年喘息之机。
朱由榔拥有部分记忆,文安之这么一提就全都记起来了。
这么看来,朱由榔这个父亲确实有些不太称职。
往大了说,这是没有尽到天子的职责。
太子是皇储,是未来大明唯一的合法皇位继承人。
虽说如今朱由榔正值春秋鼎盛,但总有老去的那一天。
到了那时接班人的素质如何变显得尤为重要。
以太子现如今的素质,显然不太合适。
“这个确实是朕欠考虑了。”
虽说朱由榔有强行背锅的成分,但既然代入了角色便要适应全套。
朱慈煊这个便宜儿子还是要好好培养一番的。
只是朱由榔有些担心文安之的身体。
毕竟文安之已经七十余岁了,除了担任内阁首辅外,还要兼任皇明日报的总编纂官,若是再加上个太子老师的工作,会不会太累了一些?
......
......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啊!下周极为关键,求大伙儿推老坤一把拿到三江啊!第二更要下午或者晚上才能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