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喇护军去刺探明军的动态。
也就是说,在被后世称为“血流溪之战”的这场激战开始前,豪格手中的总兵力约是18000,带到血流溪战场的人马只有16000......也不少了!
而血流溪之战的另一方,则是两个明军的新军步兵师加上朱慈烺的侍卫营一部。两个师也不是全体出动,只动了战兵,留下了辎重兵,总共出动了22000余人。
他们是日落前后依次出动的,行动非常利索,22000人的大军,以营为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成了随时可以转成莫里斯方阵的纵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出营。
一路疾行,没有半点迟疑迁延。哪怕在夜色降临之后,他们也没有放慢行军速度。
今天晚上的天气倒是不错,明月当空,天穹之上还密密麻麻的镶满了星光。月光星光一起洒落下来,足够让习惯夜行的克难新军将士们快速行动而不会掉队了。
不会掉队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支军队士气极高,上上下下都以为大明朝有他们一小份儿。其中一部分分到土地当上地主的,就想着再立点功劳,好多分几亩勋田。而没有分到土地的,则更加积极,就指着用鞑子的脑袋换自家的富贵呢!
黑暗当中,多达两万余人的队伍,只是每个营纵队的头尾打了两个灯笼,其他人一律抹黑前进。虽然没有人衔枚,马裹蹄,但是疾行中的军队还是异常安静。伴随着清流溪的水声,只有密集而又低落的脚步声。
朱慈烺和吴三辅都没有骑马,而是牵着马步行穿梭在夜色当中。他们不骑马倒不是为了和部下同甘共苦,而是为了防备可能潜伏在官道右侧树林里的清军哨探偷袭。
由清流关北上的官道是沿着清流溪东岸修筑的,今年春天刚刚完成整修,非常平整,走起来一点不费劲儿。官道西边就是清流溪,虽然可以涉渡,但也不是打埋伏的地方。而官道的东面则是一片树林,因为多年的砍伐,所以算不上茂密,距离官道也不近,约有三四十步之遥。但还是有一些鞑虏的哨探游骑被开路的大队明军铁骑驱逐,躲在林子里面,时不时的射几只冷箭出来。
其实穿着一身郑芝龙进贡的“安平板甲”的朱慈烺并不怕什么冷箭,但是他骑着的战马却没有披甲,如果被射翻了他就得摔个头破血流,所以他干脆下马步行。
安平板甲是一种以欧式四分之三板甲为样板打造的山寨货——这年头欧洲的板甲很便宜,一套安特卫普出品的板甲的售价不到三两白银!
如果不是运费高昂,而且运输起来也不方便,朱慈烺早就给他的十万大军都装备上四分之三板甲了。
不过依靠长身甲和布面甲,在夜色中行军的克难新军也足够抵御大部分弓箭袭击了。
所以埋伏在林子里的清军巴牙喇护军虽然不时射出冷箭,但是朱慈烺的部队,依旧保持着较快的行军速度。
三名穿着拼接半身板甲的骑兵匆匆自前方赶来,从朱慈烺身边高高举起的“太祖高皇帝再世”旗模糊的轮廓,以及六面象征着大明皇太子的龙旗的轮廓,寻到了朱慈烺的所在。他在外围向拦住他的侍卫通报了姓名番号,对了口令,才被带到了朱慈烺跟前:“禀千岁爷,前面就是大枪岭东坡了!”
终于到了!
朱慈烺松了口气下来,他从入夜就领军出发了,十几里地走了一个多时辰。虽然尽可能的隐蔽了,但是大枪岭上的鞑子不可能一点没发现。没有大队的鞑子杀下来,说明今晚的行动还是具有突然性的!
他正想到这里的时候,吴三辅忽然喊了起来:“鞑子,鞑子下山啦!”